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歃血

拼音 shà xuè

注音 ㄕㄚˋ ㄒㄩㄝˋ

歃血 詞語解釋

解釋

◎ 歃血 shàxuè

[smear the blood of a sacrifice on the mouth — an ancient form of swearing an oath] 古人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於口中,或塗於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

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國語辭典
歃血shà xuèㄕㄚˋ ㄒㄩㄝˋ
  1. 古代盟誓時,用牲血塗在嘴邊,表示守信不悔。《穀梁傳.莊公二十七年》:「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淮南子.齊俗》:「故胡人彈骨,越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也稱為「啑血」、「唼血」。

英語 to smear one's lips with the blood of a sacrifice as a means of pledging allegiance (old)​

© 漢典

歃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歃血 (漢語詞語)

  • 歃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爲shà xuè,指的是古代舉行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於口中,或塗於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的行爲。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唼血
      2. 翣血
      3. 喢血
      4. 唼血
      5. 喢血
      6. 翣血
      7. 唼哫
      8. 霎儿
      9. 唼臘蟲
      10. 煞性
      11. 煞黑
      12. 萐莆
      13. 哂謔
      14. 咏谑
      15. 善谑
      16. 千里之隄,潰于蟻穴
      17. 慢謔
      18. 狎謔
    相關詞語
      1. 歃血为盟
      2. 歃血爲盟
      3. 歃血為盟
      4. 歃会
      5. 歃辞
      6. 歃辭
      7. 石歃
      8. 盟歃
      9. 牲歃
      10. 血光灾
      11. 血淥淥
      12. 血斑
      13. 血水
      14. 血指汗颜
      15. 血脏
      16. 沥肝溅血
      17. 內出血
      18. 蹈鋒飲血
      19. 換血
      20. 椎心泣血
      21. 杯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