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ì

ㄌㄧˋ

部首 木

部外 19

總筆畫 23

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10

左右結構

1234125412544135221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gmx

dmmp

falt

41912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木 部外 19總筆劃 23

基本區 6B10筆順 12341254125441352211535

欐 基本解釋

● 欐

lì ㄌㄧˋ


  1. 屋樑。
  2. 小船。
  3. 〔~枝〕即荔枝。
  4. 〔~佹〕樹木枝條交叉盤結貌。

英語 beam

德語 größte Schiffsbreite

法語 poutre

【漢典】

欐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欐 lì

名

(1) 正樑;棟 [ridge purlin;ridge pole]

居則連欐,出則結駟。——《列子》

(2) 小船 [boat]

獨與老母,共乘一欐。流矢始交,便棄欐就俘。——《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

【漢典】

欐 國語辭典

欐ㄌㄧˋlì
名
  1. 屋梁。《玉篇·木部》:「欐,梁棟名。」《列子·湯問》:「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漢典】
【辰集中】【木】 欐·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欐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欐·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唐韻】【韻會】盧啓切【集韻】里弟切,𠀤音禮。小船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例。梁棟別名。【列子·湯問篇】雍門鬻歌,餘音遶梁欐,三日不絕。

又【莊子·秋水篇】梁麗,與欐通。【註】一曰屋棟,一曰車名。

又【類篇】木名。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義同。

又【唐韻】所宜切,音澌。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𠀤屋棟也。

又【類篇】欐佹,支柱也。一曰重累。

【漢典】
【卷十】【鹿】

↳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欐」字頭,请參考「麗」字:)
【卷十】【鹿】
《說文解字》

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从鹿丽聲。《禮》:麗皮納聘。蓋鹿皮也。𠀙,古文。𠧥,篆文麗字。郎計切

《說文解字注》

(麗)旅行也。此麗之本義,其字本作麗,旅行之象也。後乃加鹿耳。周禮:麗馬一圉,八麗一師。注曰:麗,耦也。禮之儷皮,左傳之伉儷,《說文》之驪駕皆其義也。㒳相附則為麗。易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榖艸木麗乎土,是其義也。麗則有耦可觀,㸚部曰:麗𤕨猶靡麗也。是其義也。㒳而介其間亦曰麗,離卦之一陰麗二陽是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此說从鹿之意也。見食急而猶必旅行者義也。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傳曰:鹿得蓱,呦呦然鳴而相呼。𢡆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𢡆誠相招呼以成禮也。北史:裴安祖聞講鹿鳴,而兄弟同食。古文只作麗,後乃加鹿之意如是。从鹿丽。各本丽下有聲字,今正。从鹿,五經文字作从鹿省,葢張氏所據如是,故隸書多作麗少一畫。郞計切。十五部。禮:麗皮納聘。葢鹿皮也。聘禮曰:上介奉幣儷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儷卽刺麗之俗。鄭注:儷皮,㒳鹿皮也。鄭意麗為兩,許意麗為鹿,其意實相通。士冠注曰:古文麗為離。

(丽)古文。

(𠧥)篆文麗字。古本皆作篆文,毛刻作籒文。集韻、類篇曰:古作麗、𠧥。玉篇又乖異不同。廣韻則麗、麗各字。疑麗者古文,麗者籒文,𠧥者小篆也。然小篆多用麗為形聲。

文二十六今刪𪋝。重六按此部各本𪋐下麛上有𪋝篆,云鹿跡也,从鹿速聲,桑穀切。無論橫亙令上下二篆不相接。釋獸曰:麋其蹤跡𨇠,鹿其跡速,又作𪋝。麇其跡解,兔其跡迒。廣雅緫之曰:𨇠䟱解亢跡也。疎曹憲匹跡反。是可以證古爾雅之作𨒪,不作速。卽加鹿亦當作𪋝,不从速。辵部曰:𨒪,籒文跡。𨒪無妨專為鹿跡之名。卽作𪋝,亦必匹跡切,在十六部。不得从速,桑穀切,在三部也。許書有𪋝篆,必是淺人據誤本爾雅所羼入,今刪正。集韻:疎或跡字,資昔切。又按麒麟作麐,而麟為別一字,求之古文往往不合。麐為牝麒,何以經傳不𧦝麒但𧦝麟,且又何不言牡曰麒也。鳥部以鳳居首,此亦當鹿篆之下出麒篆,解云:麒麟,仁獸也。麇身牛尾一角。从鹿,其聲。又出麟篆,解云:麒麟也。从鹿,麟聲。一曰麟大牡鹿也。又出麐篆,解云:或从吝聲。以下乃次麚篆,乃合。今本恐非古本耳。改𪋝篆為𪋝篆,次於麉篆之下,解云:鹿跡也,从鹿𨒪,𨒪籒文跡。乃合。

【漢典】

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MUNE

粤语 lai6潮州话 li6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支韻 平聲 釃小韻 所宜切 三等 開口;來母 薺韻 上聲 禮小韻 盧啓切 四等 開口;來母 霽韻 去聲 麗小韻 郎計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齊部 ;王力系统:來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麗」。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麗」 輯佚0576正「麗」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79「麗」 曾163「麗」 說文古文「欐」
「麗」 取膚匜春秋集成10253「麗」 說文‧鹿部
「麗」 童麗君𠤳春秋文物10.3「麗」 說文篆文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朸(li4)
    2. 瓑(li4)
    3. 婯(li4)
    4. 㺡(li4)
    5. 蛠(li4)
    6. 䤙(li4)
    7. 儮(li4)
    8. 爄(li4)
    9. 沥(li4)
    10. 禲(li4)
    11. 俪(li4)
    12. 攊(li4)
同部首
    1. 棫
    2. 槪
    3. 槶
    4. 㮿
    5. 杶
    6. 杅
    7. 㮲
    8. 㮌
    9. 梕
    10. 椀
    11. 柧
    12. 柖
同筆畫
    1. 鼶
    2. 贚
    3. 䘋
    4. 㰜
    5. 䥳
    6. 黲
    7. 齰
    8. 躜
    9. 𠑭
    10. 纕
    11. 䞋
    12. 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