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ú

ㄑㄩˊ

部首 木

部外 18

總筆畫 22

𦔬 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B0B

左右結構

1234251112511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hhy

dbug

flln

46915

拼音 qú

注音 ㄑㄩˊ

部首 木 部外 18總筆劃 22

基本區 6B0B筆順 1234251112511132411121

欋 基本解釋

● 欋

qú ㄑㄩˊ


  1. (木根)盤錯:「大木則根~。」
  2. 四齒耙。
【漢典】

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欋 qú

名

古代指四齒的耙子 [four-teeth rake]

【漢典】
【辰集中】【木】 欋·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欋·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8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𠀤音劬。【釋名】齊、魯謂四齒杷曰欋。

又木根盤錯貌。【淮南子·說林訓】木大則根欋。

又欋疏,附離也。【揚子·太𤣥經】進以欋疏,或杖之扶。

又唐武后官濫,時人爲之語曰:欋椎侍御史,脫腕校書郞。

又【集韻】【類篇】𠀤椿俱切,音貙。耜也。

【漢典】

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ki1 [海陆腔] ki1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虞韻 平聲 衢小韻 其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羣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欋」漢印徵 「欋」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𦔬
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㜹(qu2)
    2. 㪯(qu2)
    3. 䵶(qu2)
    4. 渠(qu2)
    5. 籧(qu2)
    6. 㖆(qu2)
    7. 蠼(qu2)
    8. 蟝(qu2)
    9. 衢(qu2)
    10. 氍(qu2)
    11. 鑺(qu2)
    12. 䋧(qu2)
同部首
    1. 楴
    2. 杖
    3. 樋
    4. 概
    5. 榧
    6. 檎
    7. 櫃
    8. 枑
    9. 果
    10. 樻
    11. 榯
    12. 檿
同筆畫
    1. 㜺
    2. 龢
    3. 鑍
    4. 㡩
    5. 驔
    6. 巑
    7. 贘
    8. 䕽
    9. 镵
    10. 欎
    11. 䉮
    12. 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