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ěi

ㄌㄟˇ

部首 木

部外 15

總筆畫 19

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AD0

上下結構

25121251212512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lls

wwwd

kikf

60904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部首 木 部外 15總筆劃 19

基本區 6AD0筆順 2512125121251211234

櫐 基本解釋

● 櫐

lěi ㄌㄟˇ《廣韻》力軌切,上旨來。微部。


  1. 同「蘽」。蔓草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
【漢典】
【辰集中】【木】 櫐·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櫐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櫐·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唐韻】【韻會】力軌切【集韻】【類篇】魯水切,𠀤音壘。【唐韻】藤也。【爾雅·釋木】諸慮山櫐。【郭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粗大。【管子·地員篇】五隱之土,其種櫐葛。

又【爾雅·釋木】欇,虎櫐。【郭註】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莢有毛刺,江東呼爲㯿欇。

又作藟。【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纍之。【玉篇】同蘽。

又【正韻】魯猥切,音磊。義同。

【漢典】
【卷六】【木】

↳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櫐」字頭,请參考「蘽」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藟聲。𣡺,籒文。力軌切

《說文解字注》

(蘽)蘽木也。釋木:諸慮,山櫐。欇,虎櫐。郭曰:今江東呼櫐爲藤虎櫐,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中山經:畢山,其上多櫐。郭曰:今虎豆、貍豆之屬。櫐一名縢,音耒。按櫐者蘽之省。其物抂艸木之閒,近於艸者則爲艸部之藟,詩之藟也。近於木者則爲木部之蘽,釋木之山櫐、虎櫐也。縢藤古今字。謂之縢者,可以爲緘縢也。蘽之屬不一,統名之曰蘽木。從木藟聲。形聲包會意。力軌切。十五部。

(𣡺)籒文。

【漢典】

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日语读音 HUJI

粤语 leoi4 leoi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蘽」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𣡺」 說文籀文       「蘽」
      「蘽」 說文‧木部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矋(lei3)
    2. 蘽(lei3)
    3. 傫(lei3)
    4. 㒍(lei3)
    5. 癗(lei3)
    6. 㶟(lei3)
    7. 礧(lei3)
    8. 㼍(lei3)
    9. 壘(lei3)
    10. 壨(lei3)
    11. 櫑(lei3)
    12. 讄(lei3)
同部首
    1. 枼
    2. 楉
    3. 欞
    4. 枔
    5. 梱
    6. 梬
    7. 槢
    8. 柞
    9. 欑
    10. 榘
    11. 㮎
    12. 橝
同筆畫
    1. 䥋
    2. 襦
    3. 㜳
    4. 䤒
    5. 鶌
    6. 爑
    7. 獸
    8. 䕪
    9. 髋
    10. 㶊
    11. 櫕
    12. 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