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ǐ

ㄧˇ

部首 木

部外 13

總筆畫 17

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AA5

左右结构

123443112131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ugt|sugy

dtgi

fumh

48953

拼音 yǐ

注音 ㄧˇ

部首 木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6AA5筆順 12344311213121534

檥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檥

yǐ ㄧˇ

     ◎ 同“艤”。

英語 variant of 艤 U+8264, to moor a boat to the bank

© 漢典

檥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檥 yī

——見“栘檥”( yíyī)

其它字義


◎ 檥 yǐ

〈名〉

立木[pole]

高橋馬頭在橋下,有檥有檥,畫舫集焉。—— 清· 李鬥《楊州畫舫錄》

詞性變化


◎ 檥 yǐ

〈動〉

使船靠岸 [pull in to shore]。如:檥泊(停船泊岸);檥舟(停泊船隻)

© 漢典

檥 國語辭典

檥ㄧˇyǐ
動
  1. 停船靠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同「艤 」。

© 漢典
【辰集中】【木】 檥·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檥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檥·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韻會】𠀤魚倚切,音蟻。或作艤。【類篇】附船著岸也。【史記·項羽紀】烏江亭長檥舟待項羽。【應劭曰】檥,正也。孟康曰:檥,附也。○按《正韻》養里切,音以,非。

又【集韻】牛何切,音莪。義同。

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宜。【說文】榦也。一曰立木以表物。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義同。 本作〈木䕏〉,俗省作檥。

© 漢典
【卷六】【木】

檥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榦也。从木義聲。魚羈切

『說文解字注』

(檥)榦也。釋詁曰。楨翰儀榦也。許所據爾雅作檥也。人儀表曰榦。木所立表亦爲榦。其義一也。史記。烏江亭長檥船待。檥船者、若今小船。兩頭植㰏爲系也。從木。義聲。魚羈切。古音十七部。

© 漢典

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FUNAYOSOOI

客家话 [梅县腔] ngi5 [海陆腔] ngi6 [客英字典] ngi5ngi3 [台湾四县腔] ngi5粤语 ngai5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紙韻 上聲 螘小韻 魚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歌部 ;王力系统:疑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檥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檥」 說文‧木部「檥」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艤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礒(yi3)
    2. 蛾(yi3)
    3. 㩘(yi3)
    4. 旑(yi3)
    5. 逘(yi3)
    6. 苢(yi3)
    7. 㫊(yi3)
    8. 迱(yi3)
    9. 螘(yi3)
    10. 艤(yi3)
    11. 攲(yi3)
    12. 𠃊(yi3)
同部首
    1. 栺
    2. 橚
    3. 柷
    4. 楬
    5. 杴
    6. 椼
    7. 楙
    8. 㮀
    9. 楠
    10. 楀
    11. 桗
    12. 枭
同筆畫
    1. 礇
    2. 䬡
    3. 瞷
    4. 礄
    5. 薰
    6. 襈
    7. 黊
    8. 㯝
    9. 䫋
    10. 螮
    11. 藱
    12. 蹊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