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íng

ㄑㄧㄥˊ

部首 木

部外 13

總筆畫 17

㯳 擏 𢐧 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AA0

上下结构

12235251313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qks

tkd

ermf

48904

拼音 qíng

注音 ㄑㄧㄥˊ

部首 木 部外 12總筆劃 16

統一碼 6AA0筆順 1223525131341234

標

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檠

qíng ㄑㄧㄥˊ

  1. 燈架,燭臺:燈~。
  2. 借指燈:孤~。
  3. 矯正弓弩的器具。

英語 stand for lamp; frame for bow

© 漢典

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檠 qíng

〈名〉

(1) ( 形聲。從木,敬聲。本義:矯正弓弩的器具)

(2) 同本義 [adjuster]

檠,榜也。…弛弓防損傷,以竹若木輔於裏繩約之。——《說文》

不能紲檠巧用。——《詩·角弓》傳

檠不正而可以正弓。——《淮南子·說山》

弓待檠而後能調。——《淮南子·脩務》

檠弓弩。——《漢書·蘇武傳》

(3) 又如:檠枻(矯正弓弩的器具);檠榜( 矯正弓弩的器具)

(4) 燈臺 [lampstand]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飢鼠上燈檠。——蘇軾《侄安節遠來夜坐》

(5) 燈 [lamp]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無膏。——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

© 漢典

檠 國語辭典

檠ㄑㄧㄥˊqíng
名
  1. 輔正弓弩的器具。《淮南子·脩務》:「故弓待檠而後能調,劍待砥而後能利。」漢·劉向〈勸學〉:「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

  2. 燈架、燭臺。宋·蘇軾〈姪安節遠來夜坐〉詩三首之二:「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飢鼠上燈檠。」

  3. 燈。北周·庾信〈對燭賦〉:「蓮帳寒檠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絮。」元·翁森〈四時讀書樂〉詩四首之三:「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動
  1. 矯正。《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2. 拿、托。《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空手忽檠雙塊玉,汙泥挺出並頭蓮。」通「擎」。

© 漢典
【辰集中】【木】 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檠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檠·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京切,音擎。【說文】榜也。【唐韻】所以正弓。或作𢐧。通作㯳。【詩·秦風】竹閉緄縢。【釋文】弓檠曰䩛。【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內之檠中。【淮南子·修務訓】弓必待檠,而後能調。

又借作燈檠字。檠,架也。韓愈有短檠歌。

又【唐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𠀤音景。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敬切,音競。檠子,疉名。【類篇】有足所以几物,卽隔子也。【前漢·地理志】朝鮮民飮食以籩豆。【師古註】以竹曰籩,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 漢典
【卷六】【木】

㯳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檠”字頭,請參考“㯳”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㮄也。从木敬聲。巨京切

『說文解字注』

(㯳)㮄也。秦風。竹閉緄縢。毛曰。閉紲、緄繩、縢約也。小雅角弓傳曰。不善紲檠巧用則翩然而反。旣夕記說明器之弓有柲。注云。柲、弓檠也。弛則縛之於弓裏。僃損傷也。以竹爲之。引詩竹柲緄縢。考工記弓人注云。紲、弓䪐。弓有䪐者、爲發弦時僃頓傷。引詩竹䪐緄縢。合此言之。禮謂之柲。詩謂之閉。周禮注謂之䪐。禮古文作枈。四字一也。皆所謂㯳也。紲者繫㯳於弓之偁。緄則繫之之繩。謂之㯳者、正之也。謂之㮄者、以竹木異體從㫄傅合之之言。凡言㮄笞、㮄箠者、取義於縲紲。凡後世言標㮄者、取義於表見在外也。從木。敬聲。巨京切。十一部。

© 漢典

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ŋ˧˥ 日语读音 YUDAME TOMOSHIBI TAKATSUKI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

客家话 [海陆腔] kiang2 kiong1 [梅县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kiang2 kiong1 [客英字典] kiang2粤语 king4

近代音 溪母 庚青韻 平聲陽 檠小空;中古音 群母 庚韻 平聲 擎小韻 渠京切 三等 開口;群母 映韻 去聲 競小韻 渠敬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青部 ;王力系统:羣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檠」 說文‧木部「檠」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㯳
擏
𢐧
擎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情(qing2)
    2. 樈(qing2)
    3. 㢣(qing2)
    4. 勍(qing2)
    5. 擏(qing2)
    6. 黥(qing2)
    7. 啨(qing2)
    8. 䝼(qing2)
    9. 晴(qing2)
    10. 棾(qing2)
    11. 氰(qing2)
    12. 㔀(qing2)
同部首
    1. 棂
    2. 楱
    3. 橇
    4. 樺
    5. 檎
    6. 槵
    7. 槡
    8. 栊
    9. 榄
    10. 楮
    11. 樷
    12. 榨
同筆畫
    1. 歙
    2. 觱
    3. 缳
    4. 薙
    5. 諽
    6. 鍁
    7. 燆
    8. 䮈
    9. 瘷
    10. 㵹
    11. 懔
    12. 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