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ēng

ㄔㄥ

部首 木

部外 13

總筆畫 17

簡體 柽

朾 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A89

左右结构

123412211125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bkg

dsrg

fcjc

46914

拼音 chēng

注音 ㄔㄥ

部首 木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6A89筆順 12341221112511121

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檉

chēng ㄔㄥˉ

     ◎ 見“檉”。

英語 type of willow; tamarisk

法語 tamaris,tamarix

© 漢典

檉 國語辭典

檉ㄔㄥchēng
  1. 參見「檉柳 」條。

© 漢典
【辰集中】【木】 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𠀤音頳。【說文】河柳也。【詩·大雅】其檉其椐。【爾雅翼】檉葉細如絲,婀娜可愛,天之將雨,檉先起氣以應之,故一名雨師,而字从聖。

又【酉陽雜俎】涼州有赤白檉。

又檉樹,一年三秀。【本草衍義】謂之三春柳。

又【張衡·南都賦註】檉似柏而香,今檉中有脂,號檉乳。

又【詩疏廣要】檉非獨知雨,又能負霜雪。大寒不凋,有異餘柳。【梁江淹·檉頌】木貴冬榮,檉實寒色。

又地名。【春秋·僖元年】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人于檉。

© 漢典
【卷六】【木】

檉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河柳也。从木聖聲。敕貞切

『說文解字注』

(檉)河桺也。釋木、毛傳同。陸機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師。羅願云。葉細如絲。天將雨。檉先起氣迎之。故曰雨師。按檉之言赬也。赤莖故曰檉。廣韻釋楊爲赤莖桺。非也。從木。聖聲。敕貞切。十一部。

© 漢典

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əŋ˥ 日语读音 KAWARAYANAGI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 정

客家话 [梅县腔] shin5 [海陆腔] shin5 [客英字典] shin5 [台湾四县腔] siin5 [客语拼音字汇] cin1粤语 cing1

近代音 穿母 庚青韻 平聲陰 稱小空;中古音 徹母 清韻 平聲 檉小韻 丑貞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青部 ;王力系统:透母 耕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檉」 說文‧木部「檉」「柽」 「檉」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朾
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偁(cheng1)
    2. 憆(cheng1)
    3. 浾(cheng1)
    4. 朾(cheng1)
    5. 靗(cheng1)
    6. 琤(cheng1)
    7. 泟(cheng1)
    8. 抢(cheng1)
    9. 摚(cheng1)
    10. 撐(cheng1)
    11. 牚(cheng1)
    12. 鐣(cheng1)
同部首
    1. 㭡
    2. 橥
    3. 楻
    4. 朷
    5. 橷
    6. 㮍
    7. 楄
    8. 㯏
    9. 櫈
    10. 棸
    11. 檆
    12. 棼
同筆畫
    1. 蟍
    2. 䞅
    3. 蹎
    4. 瞬
    5. 攁
    6. 㯯
    7. 謍
    8. 騂
    9. 縩
    10. 鍤
    11. 犠
    12. 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