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ēn

ㄙㄣ

部首 木

部外 11

總筆畫 15

椮 蔘 𣚈 𣟹 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9EE

左右结构

12345454543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cce

diih

fzop

43922

拼音 sēn

注音 ㄙㄣ

部首 木 部外 11總筆劃 15

統一碼 69EE筆順 123454545434333

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槮

sēn ㄙㄣˉ

     ◎ 見“槮”。

© 漢典

槮 國語辭典

槮ㄙㄣsēn
形
  1. 樹木高聳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槮,長木貌。」《楚辭·宋玉·九辯》:「萷橚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文選·馬融·長笛賦》:「林簫蔓荊,森槮柞樸。」唐·李善·注:「森槮,木長貌。」

槮ㄙㄢˇsǎn
動
  1. 在水中積架柴木以圍捕魚群。《爾雅·釋器》:「槮謂之涔。」晉·郭璞·注:「今之作槮者,聚集柴木於水中,魚得寒,入其裡藏隱,因以簿圍捕取之。」

© 漢典
【辰集中】【木】 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槮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蘇簪切,𠀤音森。【說文】木長貌。【張衡·西京賦】橚𤕤櫹槮。

又華葉落,莖獨立也。【宋玉·九辨】萷櫹槮之可哀兮。

又積柴水中以取魚曰槮。【爾雅·釋器】槮謂之涔。與罧同。

又【集韻】桑感切,音糝。式荏切,音審。斯荏切,音伈。義𠀤同。

又【集韻】【韻會】𠀤蘇遭切,音騷。木長也。【馬融·長笛賦】森槮柞樸。

又【集韻】師銜切,音杉。森槮,木長貌。

又【廣韻】疎錦切,音㾕。木實名也。

又【韻會】所斬切,音㺑。【博雅】取也。一曰執也。引《詩·鄭風·槮》執子之手兮。註:擥也。《詩》本从手。

© 漢典
【卷六】【木】

槮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長皃。从木參聲。《詩》曰:“槮差荇菜。”所今切

『說文解字注』

(槮)長木皃本作木長。今正。九辨。萷櫹槮之可哀。卽許之橚槮二字也。王注。莖獨立也。上林賦。紛溶萷蔘。郭云。支竦擢也。蔘同槮。李善音森。從木。參聲。所今切。七部。詩曰。槮差荇菜是也。見周南。今詩作參。許所據作槮。謂如木有長有短不齊也。

© 漢典

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ən˥

客家话 [梅县腔] sem1 [台湾四县腔] sem1 [客英字典] sem1 [海陆腔] sem1粤语 sam1 sam6

近代音 審母 侵尋韻 平聲陰 森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侵韻 平聲 森小韻 所今切 三等 開口;穿初母 侵韻 平聲 嵾小韻 楚簪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寢韻 上聲 㾕小韻 踈錦切 三等 開口;心母 感韻 上聲 糂小韻 桑感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覃部 ;心母 覃部 ;王力系统:心母 侵部 ;山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槮」 說文‧木部「槮」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椮
蔘
𣚈
𣟹
罧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森(sen1)
    2. 椮(sen1)
    3. 襂(sen1)
同部首
    1. 榉
    2. 㭮
    3. 㯆
    4. 杆
    5. 㰐
    6. 榳
    7. 杽
    8. 榅
    9. 栴
    10. 㭕
    11. 㯼
    12. 杞
同筆畫
    1. 䔼
    2. 㜩
    3. 幥
    4. 鋄
    5. 薁
    6. 𠆇
    7. 箾
    8. 㩇
    9. 毆
    10. 嘮
    11. 澛
    12. 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