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àn

ㄍㄢˋ

部首 木

部外 10

總筆畫 14

幹 𣘒 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A6

左右結構

1225111234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jws

jjod

edof

48494

拼音 gàn

注音 ㄍㄢˋ

部首 木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9A6筆順 12251112341234

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榦

gàn ㄍㄢˋ 《廣韻》古案切,去翰見。元部。

  1. 古代築牆時於夾板兩邊所豎的起固定作用的木柱。《説文•木部》:“榦,築牆耑木也。”
  2. 主幹。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木部》:“榦,‘一曰本也。’四字今補。”
  3. 脅;軀體;骸骨。《集韻•翰韻》:“榦,體也。”
  4. 柘木。《書•禹貢》:“杶榦栝柏。”
  5. 柄。《玉篇•木部》:“榦,柄也。”
  6. 副詞。用在句首表示反問。相當於“曷”、“怎麼”。《詩•大雅•韓奕》:“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其它字義


● 榦

hán ㄏㄢˊ 《集韻》河干切,平寒匣。元部。

  1. 指井垣、井欄或井欄上支撐轆轤的構件。《集韻•寒韻》:“𩏑,《説文》:‘井垣也。’或作榦。”又“榦,井上木。”

英語 tree trunk; support, prop

法語 Bouclier (arme)​

© 漢典

榦 國語辭典

榦ㄍㄢˋgàn
名
  1. 築牆時支撐在牆兩側的柱子。《說文解字·木部》:「榦,築牆耑木也。」《資治通鑑·卷二一三·唐紀二十九·玄宗開元十五年》:「板榦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

  2. 事物的主體部分。《淮南子·主術》:「枝不得大於榦,末不得強於本。」

榦ㄏㄢˊhán
名
  1. 井上的圍欄。《淮南子·主術》:「夫據榦而窺井底,雖達視猶不能見其睛。」通「韓」。

© 漢典
【辰集中】【木】 榦·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榦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榦·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韻會】𠀤古案切,干去聲。【說文】築牆耑木也。【徐曰】別作幹,非。【詩·大雅】榦不庭方,以佐戎辟。【箋】作楨榦以正之也。詳楨字註。

又【書·禹貢】杶榦括柏。【傳】榦,拓也。

又樹木旁生曰枝,本根爲榦。【淮南子·主術訓】枝不得大於榦。

又【玉篇】榦,柄也。

又井榦,井上木闌也。【莊子·秋水篇】塪井之鼃,跳梁井榦之上。

又【集韻】胡安切,音韓。【說文】作𩏑。【前漢·武帝紀】作井榦樓,高五十丈。【註】積木而高於樓,若井榦之形。【韻會】平、去二音通。

又【集韻】一曰榦,國名。

又【類篇】侯旰切,音翰。體也。

© 漢典
【卷六】【木】

榦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築牆耑木也。从木倝聲。古案切〖注〗臣鉉等曰:今别作幹,非是。矢、榦亦同。

『說文解字注』

(榦)築牆耑木也。耑謂兩頭也。假令版長丈,則牆長丈,其兩頭所植木曰榦。釋詁曰:楨,榦也。舍人曰:楨,正也,築牆所立兩木也。榦,所以當牆之兩邊鄣土者也。粊誓注曰:題曰楨,㫄曰榦。正義云:題曰楨,謂當牆兩端者。旁曰榦,謂在牆兩邊者也。然則舊說皆謂楨爲兩耑木,榦爲夾版兩邊木。許不尒者,舊說析言之,爾雅與許皆渾言之也。大雅傳亦以榦釋楨。許於楨下渾云剛木。從木倝聲。古案切。十四部。按詩多以翰爲榦,故爾雅毛傳曰:翰,榦也。言六書之假借也。榦俗作幹。一曰本也。四字今補。文𨕖魏都賦注、盧諶贈劉琨詩注皆引說文。榦,本也。按上文云:枚,榦也。引詩施于條枚,與此訓相足。木下曰本,木身亦曰本。

© 漢典

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Ąn˥˧ 唐代读音 gɑ̀n日语读音 MIKI韩语罗马 KAN现代韩语 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宝安腔] gon5 [海陆腔] gon5粤语 gon3 hon4

近代音 見母 寒山韻 去聲 幹小空;中古音 見母 翰韻 去聲 旰小韻 古案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榦」 妾子𧊒壺戰國晚期集成9734「榦」 帛甲4.15「榦」 說文‧木部「榦」 睡.為42「榦」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幹
𣘒
𠏉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盰(gan4)
    2. 汵(gan4)
    3. 干(gan4)
    4. 䯎(gan4)
    5. 灨(gan4)
    6. 旰(gan4)
    7. 倝(gan4)
    8. 贛(gan4)
    9. 凎(gan4)
    10. 绀(gan4)
    11. 䲺(gan4)
    12. 詌(gan4)
同部首
    1. 棵
    2. 㯲
    3. 杄
    4. 梻
    5. 樶
    6. 栆
    7. 櫂
    8. 橐
    9. 檂
    10. 樻
    11. 枀
    12. 櫟
同筆畫
    1. 䲫
    2. 㝪
    3. 觨
    4. 艊
    5. 鈭
    6. 誒
    7. 暦
    8. 䈇
    9. 銬
    10. 嶈
    11. 㾴
    12. 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