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róng

ㄖㄨㄥˊ

部首 木

部外 10

總筆畫 14

槦 穃 㯴 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95

左右結構

1234445343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pwk

djcr

fwoj

43968

拼音 róng

注音 ㄖㄨㄥˊ

部首 木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995筆順 12344453434251

次 通 標

榕 基本解釋

● 榕

róng ㄖㄨㄥˊ


  1. 常綠喬木,氣根細瘦,樹冠大,隱花果生於葉腋,近扁球形。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木材可制器具。
  2. 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城。

英語 banyan tree

德語 Feigenbaum (Ficus)​

法語 figuier,banian

【漢典】

榕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榕 róng

〈名〉

(1) 一種常綠喬木 [banyan],樹幹分枝多,枝上又長出許多氣生根,其向下長入土中形成一支柱,樹冠大,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

榕,木名。——《玉篇》

(2) 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Fuzhou city]

【漢典】

榕 國語辭典

榕ㄖㄨㄥˊróng
名
  1. 植物名。桑科,常綠喬木。分枝極多,覆蓋面廣。由枝出叢生氣根,狀如馬尾,長者下垂入地。葉橢圓呈倒卵形,表面深綠色。開紅花,果實圓而小,似無花果。樹皮可入藥。產於熱帶地區。材質較柔軟,可製木器。園藝上常作盆栽以觀賞。繁殖容易且生長快速,常植為行道樹。

【漢典】
【辰集中】【木】 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榕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集韻】【韻會】𠀤餘封切,音容。【玉篇】木名。【三體詩註】初生如葛藟緣木,後乃成樹,生於南方。【嵆含·草木狀】榕葉如木麻,其䕃十畝。【榕城隨筆】閩中多榕樹,因號榕城。枝葉柔脃,榦旣生枝,枝又生根,垂垂如流蘇,少著物卽縈繫。或本榦自相依附,若七八樹叢生者,多至數十百條,合幷爲一,𧐖蜷樛結,柯葉䕃茂。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漢典】

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uŋ˧˥ 唐代读音 iong日语读音 AKOU韩语罗马 YONG现代韩语 용

客家话 [梅县腔] jung2 [海陆腔] rung2 [客英字典]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宝安腔] jung2粤语 jung4

韵书 上古音
【漢典】

榕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槦
穃
㯴
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嵤(rong2)
    2. 鎔(rong2)
    3. 䩸(rong2)
    4. 螎(rong2)
    5. 䇯(rong2)
    6. 㭜(rong2)
    7. 瑢(rong2)
    8. 䡥(rong2)
    9. 蝾(rong2)
    10. 镕(rong2)
    11. 瀜(rong2)
    12. 搑(rong2)
同部首
    1. 椘
    2. 杖
    3. 枮
    4. 欓
    5. 槈
    6. 杇
    7. 櫹
    8. 㭨
    9. 桜
    10. 榏
    11. 本
    12. 梁
同筆畫
    1. 漝
    2. 蜾
    3. 墸
    4. 䤪
    5. 粰
    6. 㽏
    7. 髧
    8. 䯳
    9. 墌
    10. 綫
    11. 碝
    12. 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