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楼兰

拼音 lóu lán

注音 ㄌㄡˊ ㄌㄢˊ

楼兰 詞語解釋

解釋
  • 古西域國名,漢·元封三年內附。王居扜泥城,遺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境,羅布泊西,處漢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漢與匈奴之間,常持兩端,或殺漢使,阻通道。
  • -----------------
    國語辭典
    樓蘭lóu lánㄌㄡˊ ㄌㄢˊ
    1. 古國名。在今新疆省鄯善縣東南。漢時為通往西域的要衝,至昭帝時改名為「鄯善」。《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上.鄯善國傳》:「鄯善國,本名樓蘭。」

    © 漢典

    楼兰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樓蘭 (西域古城遺蹟)

  • 樓蘭,是西域古城遺蹟。最早見於《史記》,曾經爲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現只存遺蹟,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 樓蘭國是西域古國名,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公元前77年樓蘭國更名鄯善國,並遷都泥城,向漢朝稱臣,原都城樓蘭城則由漢朝派兵屯田,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國人屬印歐人種,語言爲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由於孔雀河的改道,羅布泊水萎縮,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約公元422年以後,樓蘭城民衆迫於嚴重乾旱,遺棄樓蘭城,逐漸南移,鄯善國(樓蘭國)先後併吞了婼羌、小宛、精絕、且末等國,成爲西域七強之一,公元448年北魏滅鄯善國。前後經歷了約600餘年的鄯善國(樓蘭國),至此滅亡。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楼栏
      2. 搂揽
      3. 楼栏
      4. 娄猪
      5. 娄子
      6. 娄娄
      7. 慺诚
      8. 娄罗
      9. 樓群
      10. 没遮攔
      11. 车阑
      12. 闹篮
      13. 攒拦
      14. 挼蓝
      15. 拘阑
    相關詞語
      1. 楼阴
      2. 楼座
      3. 楼护智
      4. 楼梯间
      5. 楼居
      6. 楼上妆
      7. 平乘楼
      8. 瓯楼
      9. 浔阳楼
      10. 元龙百尺楼
      11. 关楼
      12. 背山起楼
      13. 兰陵王
      14. 兰薰桂馥
      15. 兰室
      16. 兰阇
      17. 兰情蕙性
      18. 兰州大学
      19. 且兰
      20. 奥克兰
      21. 德黑兰
      22. 波兰
      23. 林兰
      24. 班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