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ì

ㄒㄧˋ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91E

上下结构

12343312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rsu

dld

fpf

42904

拼音 xì

注音 ㄒㄧˋ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691E筆順 123433121234

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椞

xì ㄒㄧˋ

     ◎ 持止。

© 漢典
【卯集中】【手】 摕·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摕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椞”字頭,請參考“摕”字。)
【卯集中】【手】 摕·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𠀤音帝。【說文】撮取也。或作𢰂。

又【唐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音第。

又【集韻】當蓋切,音帶。義𠀤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徒結切,音迭。捎取也。【張衡·西京賦】超殊榛摕飛鼯。

又【集韻】陀沒切,音突。擊也。

又【集韻】拓,古作摕。註見五畫。

© 漢典
【卷十二】【手】

摕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椞”字頭,請參考“摕”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撮取也。从手帶聲,讀若《詩》曰“螮蝀在東”。𢰂,摕或从折从示。兩手急持人也。都計切

『說文解字注』

(摕)撮取也。謂撮而取之。亦蒙三指撮言也。有司徹。乃摭于魚腊俎。俎釋三个。其餘皆取之。古文摭爲摕。儀禮宋本、嘉靖本、單行疏本、釋文宋本皆如是。俗本作今文摭爲揲者、非也。凡言撮者皆謂少取。禮經依古文爲是。西京賦。摕飛鼯。亦謂撮取。薛解云。捎取之也。文賦。意徘徊而不能揥。揥當是摕之誤。今俗語云捎帶者、當作摕。从手。帶聲。讀若詩曰螮蝀在東。謂讀若螮也。都計切。十五部。經典釋文之舌切。李善大結切。


(𢰂)摕或从𣂚、从示。葢从𣂚而示聲。㒳手急持人也。其義有別。廣韵不云二形一字。

© 漢典

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椞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摕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䲪(xi4)
    2. 系(xi4)
    3. 䧍(xi4)
    4. 戲(xi4)
    5. 怬(xi4)
    6. 䚉(xi4)
    7. 㸍(xi4)
    8. 恄(xi4)
    9. 忾(xi4)
    10. 磶(xi4)
    11. 㤸(xi4)
    12. 细(xi4)
同部首
    1. 㯾
    2. 桟
    3. 㰍
    4. 柱
    5. 杯
    6. 橅
    7. 楈
    8. 㭡
    9. 楌
    10. 桨
    11. 棛
    12. 檆
同筆畫
    1. 𠌊
    2. 䡐
    3. 湈
    4. 蒀
    5. 替
    6. 㳼
    7. 媚
    8. 痛
    9. 䖯
    10. 斱
    11. 嵂
    12. 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