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iǎn

ㄐㄧㄢˇ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1C

左右結構

12343412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wgw

domo

fojo

48986

拼音 jiǎn

注音 ㄐㄧㄢˇ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691C筆順 123434125134

検 基本解釋

● 検

jiǎn ㄐㄧㄢˇ


  1. 同「檢」。

英語 check; examine

【漢典】
【辰集中】【木】 檢·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検」字頭,请參考「檢」字。)
【辰集中】【木】 檢·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奄切,兼上聲。【說文】書署也。【徐曰】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塡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周禮·地官·司市註】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

又玉檢,以玉爲檢也。【前漢·武帝紀封禪註】金泥玉檢。

又書袠之簽曰檢。【後漢·公孫瓚傳】皁囊施檢。【類篇】俗謂之燕尾,又謂之排。

又檢制也。【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又【爾雅·釋詁】檢,同也。【郭註】模範同等。

又檢式也。【淮南子·主術訓】人主立法,先自爲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

又櫽栝謂之檢。【揚子·法言】蠢迪檢押。

又檢點,官名。【宋史·太祖紀】爲都檢點。

又【韻會】俗謂文書藳曰檢子。

又姓也。【姓苑】漢句章尉檢其明,避諱改作𥳑。

【漢典】
【卷六】【木】

↳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検」字頭,请參考「檢」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書署也。从木僉聲。居奄切

《說文解字注》

(檢)書署也。書署謂表署書函也。後漢祭祀志曰: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㠯二分璽親封之訖。太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按上云玉牒檢者,玉牒之玉函也。所謂玉檢也。下云石檢者,上文云石覆訖是也。檢以盛之,又加以璽印。周禮注曰: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矣。廣韵云:書檢者,印窠封題也。則通謂印封爲檢矣。公孫瓚傳曰:袁紹矯刻金玉㠯爲印璽。每有所下,輒皁囊施檢。章懷曰:檢今俗謂之排,排如今言幖簽耳。從木僉聲。居奄切。七部。引伸爲凡檢制、檢挍之偁。

【漢典】

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日语读音 SHIRABERU韩语罗马 KEM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iam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検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帴(jian3)
    2. 㶕(jian3)
    3. 䯛(jian3)
    4. 㔓(jian3)
    5. 襉(jian3)
    6. 瀽(jian3)
    7. 橏(jian3)
    8. 襇(jian3)
    9. 䯡(jian3)
    10. 䭠(jian3)
    11. 謇(jian3)
    12. 瞼(jian3)
同部首
    1. 榮
    2. 㭠
    3. 椉
    4. 柑
    5. 㯌
    6. 椀
    7. 樚
    8. 枳
    9. 梩
    10. 榈
    11. 檺
    12. 杉
同筆畫
    1. 黹
    2. 筚
    3. 敦
    4. 凔
    5. 舜
    6. 䟭
    7. 㗆
    8. 睌
    9. 㨐
    10. 﨟
    11. 㜓
    12. 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