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áng

ㄊㄤˊ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㭻 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8E0

上下结构

2434525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pks

fbrd

kojf

90904

拼音 táng

注音 ㄊㄤˊ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68E0筆順 243452511234

次 通 標

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棠

táng ㄊㄤˊ

  1. 〔~梨〕a.落葉喬木,果實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種梨的砧木;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杜梨”。
  2. 姓。

英語 crab apple tree; wild plums

德語 Tang (Eig, Fam)​,ostasiatische Wildbirne, Pyrus betulifolia [bot.]

法語 poirier à feuilles de bouleau

© 漢典

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棠 táng

(形聲。從木,尚聲。本義:喬木名) 同本義。甘棠,有紅、白兩種。白棠即棠梨 [birchleaf pear]

棠,牡曰棠,牝曰杜。——《說文》

野棠開盡飄香玉。——李洞《繡嶺宮詞》

© 漢典

棠 國語辭典

棠ㄊㄤˊtáng
名
  1. 植物名。落葉喬木。有赤、白二種。赤棠木理堅韌,實澀無味;白棠即甘棠,實似梨而小,味酸甘,可食,也稱為「棠梨」。

  2. 姓。如春秋時有棠衣若。

© 漢典
【辰集中】【木】 棠·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棠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棠·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郞切,音唐。或書作㭻。【爾雅·釋木】杜,甘棠。【郭璞疏】今之杜棃,赤色者名赤棠,白者亦名棠。【詩·召南】蔽芾甘棠。【草木疏】甘棠,今棠棃,子色白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堅韌,可作弓幹。

又沙棠,木名。味如李,無核。【呂氏春秋】果之美者,沙棠之實。

又其木可爲舟。【李白·題新津北橋樓詩】木蘭之枻沙棠舟。

又車兩旁橫木也。【釋名】棠,𨅨也。在車兩旁𨅨幰,使不得進却也。

又魯地名。【春秋·隱五年】公矢魚于棠。

又落棠,山名。日入處。【淮南子·冥覽訓】日入落棠。

又姓。【左傳】齊大夫棠無咎。

又複姓。【廣韻】吳王弟夫槩王奔楚,爲棠谿氏。

© 漢典
【卷六】【木】

棠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牡曰棠,牝曰杜。从木尚聲。徒郎切

『說文解字注』

(棠)牡曰棠。牝曰杜。艸木有牡者、謂不實者也。小雅云。有杕之杜。有皖其實。此牝者曰杜之證也。陸機詩疏曰。赤棠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爲白棠、甘棠。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依陸說是棠杜皆有子。然種類甚多。今之海棠皆華而不實。葢所謂牡者曰棠也。从木。尚聲。徒郎切。十部。

© 漢典

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ŋ˧˥ 唐代读音 dhɑng日语读音 YAMANASHI韩语罗马 TANG现代韩语 당

客家话 [东莞腔] tong2 [海陆腔] tong2 [梅县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宝安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粤语 tong4

近代音 透母 江陽韻 平聲陽 唐小空;中古音 定母 唐韻 平聲 唐小韻 徒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棠」 湯叔盤西周晚期集成10155「棠」 上(1).孔.10「棠」 說文‧木部「棠」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㭻
𣙟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漟(tang2)
    2. 煻(tang2)
    3. 㲥(tang2)
    4. 蓎(tang2)
    5. 搪(tang2)
    6. 愓(tang2)
    7. 踼(tang2)
    8. 瑭(tang2)
    9. 㼺(tang2)
    10. 䌅(tang2)
    11. 傏(tang2)
    12. 赯(tang2)
同部首
    1. 梢
    2. 榞
    3. 杍
    4. 欖
    5. 橹
    6. 朻
    7. 枬
    8. 㯲
    9. 核
    10. 槬
    11. 櫚
    12. 槹
同筆畫
    1. 蛟
    2. 䓮
    3. 𠋽
    4. 䝨
    5. 靯
    6. 㴐
    7. 媒
    8. 溋
    9. 𠅯
    10. 馈
    11. 筀
    12. 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