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àn

ㄈㄢˋ

部首 木

部外 7

總筆畫 11

𣑽 檒 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8B5

上下結構

1234123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smy|sswy

ddhni

ffqd

44217

拼音 fàn

注音 ㄈㄢˋ

部首 木 部外 7總筆劃 11

基本區 68B5筆順 12341234354

通 標

梵 基本解釋

● 梵

fàn ㄈㄢˋ


  1. 關於古代印度的:~語(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英語 Buddhist, Sanskrit

法語 pur,bouddhique

【漢典】

梵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梵 fàn

形

(1)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2) 同本義 [lush]

梵,即芃之俗體。——清· 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3)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爲「清淨」、「寂靜」 [quiet]

淨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4) 又如: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爲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佛事)

(5)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Buddhist]。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6) 梵文爲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Sanskrit]。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

詞性變化


◎ 梵 fàn

動

誦經 [patter]。如:梵響(梵聲,唸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

◎ 梵 fàn

名

(1) 誦經聲 [patter]

午梵隔雲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遊鐘山四首》

(2) 姓

常用詞組


梵剎梵教梵語,梵文
【漢典】

梵 國語辭典

梵ㄈㄢˋfàn
名
  1. 古印度思想中的世界創造原理。為梵語brahma的音譯。古印度婆羅門教認為梵是無所不在的最高實體,修行者最終極的目的就是與之合一。將其神格化則成為宇宙間最高的神,佛教將其歸為天界中的一類。

  2. 梵語的簡稱。如:「梵漢對音」。

形
  1. 表示和古印度有關的。如:「梵語」、「梵文」。

  2. 表示和佛教有關的。如:「梵輪」、「梵寺」。

  3. 清靜。《維摩詰所說經·卷一·方便品第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漢典】
【辰集中】【木】 梵·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梵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梵·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韻會】𠀤扶泛切,音帆。【說文】出自西域釋書。【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又【字彙】梵唄,吟聲。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𠀤音馮。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𥓓》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漢典】
【卷一】【艸】

↳芃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梵」字頭,请參考「芃」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盛也。从艸凡聲。《詩》曰:“芃芃黍苗。”房戎切

《說文解字注》

(芃)艸盛皃。皃字依韵㑹。鄘風。芃芃其麥。毛曰。芃芃然方盛長。从艸。凡聲。房戎切。古音在七部。衞彈碑。梵梵黍稷。隷變從林。而葛洪字苑始有梵字。潔也。凡泛切。詩曰。芃芃黍苗。曹風傳曰。美皃。小雅傳曰。長大皃。

【漢典】

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Ąn˥˧ 唐代读音 bhiæ̀m韩语罗马 PEM现代韩语 범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fam2 [台湾四县腔] fam2 fam5 [客英字典] fam2 fam5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海陆腔] fam2 fam5 [沙头角腔] fan5粤语 faan4 faan6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東韻 平聲 馮小韻 房戎切 三等 合口;奉母 梵韻 去聲 梵小韻 扶泛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冬部 ;王力系统:並母 冬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梵」 說文‧林部「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𣑽
檒
芃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范(fan4)
    2. 販(fan4)
    3. 瀪(fan4)
    4. 䊩(fan4)
    5. 嬎(fan4)
    6. 㽹(fan4)
    7. 饭(fan4)
    8. 䉊(fan4)
    9. 贩(fan4)
    10. 奿(fan4)
    11. 䒦(fan4)
    12. 㤆(fan4)
同部首
    1. 櫵
    2. 棁
    3. 㰒
    4. 棰
    5. 桑
    6. 椒
    7. 棵
    8. 櫂
    9. 查
    10. 栚
    11. 楨
    12. 㮐
同筆畫
    1. 续
    2. 䀫
    3. 㳶
    4. 琑
    5. 焃
    6. 惊
    7. 捸
    8. 䚵
    9. 焘
    10. 偤
    11. 眮
    12. 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