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木,戒聲。本義:腳鐐手銬一類的刑具)
(2) 同本義 [fetters,shackles,etc.]
械,桎梏也。——《說文》
拘罪人曰桁械。謂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通俗文》
在手曰械。——《後漢書·吳傳》注
械繫敬廣武。——《漢書·婁敬傳》
三縊加別械。——清· 方苞《獄中雜記》
求脫械。
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械送(加刑具押送);械索(泛指刑具。用刑具拷掠);械節(枷械等刑具的結合處);械解(戴上刑具押送);械頸(加械於頸)
(4) 器械,用具 [appliance;instrument;tool]
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莊子·天地》
雲梯之械。——《墨子公輸》
攻械盡。
以牒爲械。
(5) 又如:械用(器械用具);械器(器械;器具);械具(機械用具)
(6) 武器 [weapon]。如:械戰(猶械鬥);槍械
詞性變化
〈動〉
(1) 拘繫;枷住;拘束 [restrain]
苟入獄,不問罪之有無,必械手足。——清· 方苞《獄中雜記》
半與城門充校尉,誰將斜谷械 陽陵。—— 龔自珍《己亥雜詩》
(2) 又如:械致(拘繫押送);械檻(拘繫於囚車)
(3) 治 [manage]
橋揉斤械。——《文選·馬融·長笛賦》
常用詞組
械 國語辭典
鐐銬、枷等刑具。《漢書·卷六六·公孫賀傳》:「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來俊臣傳》:「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懼,皆自誣服。」
兵器、武器。如:「軍械」、「繳械」。《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紅樓夢·第一○二回》:「起先晚上不敢行走,以致鳥獸逼人,甚至日裡也是約伴持械而行。」
器物、用具的總稱。如:「器械」、「機械」。《莊子·天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
(一)之又音。
桎梏也。从木戒聲。一曰器之緫名。一曰持也。一曰有盛爲械,無盛爲器。胡戒切
(械)桎梏也。從木。戒聲。胡戒切。古音在一部。一曰械、逗。此字今補。器之緫名。趙注孟子曰。械、器之緫名。禮記音義引郭璞三蒼解詁同。一曰械、逗。此字今
𥙷。治也。各本治作持。恐是唐人諱改。今依李善長笛賦注正。一曰有所盛曰器。無所盛曰械。各本作有盛爲械。無盛爲器。詩車攻釋文引無所盛曰械。今據正。按㗊部曰。器、皿也。何注公羊云。攻守之器曰械。大傳。異器械。注云。禮樂之器及兵甲也。王制。器械異制。注云。謂作務之用。皆可爲有盛無盛之證。師古注宣帝紀與各本同。恐淺人所改也。若六書故云。唐本說文曰。或說內盛爲器。外盛爲械。外盛未安。當作外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