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梅花大鼓

拼音 méi huā dà gǔ

注音 ㄇㄟˊ ㄏㄨㄚ ㄉㄚˋ ㄍㄨˇ

梅花大鼓 詞語解釋

解釋
  • 亦稱“梅花調”。
  • -----------------
    國語辭典
    梅花大鼓méi huā dà gǔㄇㄟˊ ㄏㄨㄚ ㄉㄚˋ ㄍㄨˇ
    1. 一種曲藝。演出時和以三弦、二胡、月琴等樂器,以單人說唱方式演講故事內容。約起源於清光緒、同治年間。音調柔緩,且多取材西廂記、紅樓夢等章回小說,與京韻大鼓相較之下顯得幽怨委婉。也稱為「梅花調」。

    © 漢典

    梅花大鼓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梅花大鼓

  • 梅花大鼓,脫胎於清代中葉產生於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於京津地區。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調。藝人演唱則多見於拆唱節目中,專演此曲種者很少。最早有鍾萬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寶祿、王子玉等。自金萬昌出,經其加工創新,這一曲種才煥發了新的青春。從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兩個流派;前者守舊,唱腔簡單,上下句無何異樣兒的區別,平淡無奇,王憲臣、劉藎臣等善唱之;後者則爲金萬昌所創演的梅花調,唱腔娓娓動聽,且有許多出色的創新,深爲聽衆所欣賞,逐漸成爲此曲種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詞爲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個基本板式與以這三個板式的名稱命名的三個基本唱腔。
  • 2014年11月11日,梅花大鼓經國務院批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沒影子
      2. 沒胃口
      3. 霉風
      4. 煤氣表
      5. 沒人處
      6. 没店三
      7. 南贩北贾
      8. 鎖子骨
      9. 志古
      10. 長骨
      11. 排骨
      12. 赍汩
    相關詞語
      1. 梅暑
      2. 梅月圆
      3. 梅谿
      4. 梅香拜把子
      5. 梅花樁
      6. 梅花雀
      7. 磬口梅
      8. 杨梅
      9. 驛梅
      10. 蜡梅
      11. 宫梅
      12. 作梅
      13. 鼓竦
      14. 鼓轉
      15. 鼓湧
      16. 鼓柝
      17. 鼓唇
      18. 鼓說
      19. 戒鼓
      20. 奸旗鼓
      21. 打退堂鼓
      22. 臘鼓
      23. 鳴金擊鼓
      24. 兽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