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áo

ㄑㄧㄠˊ

部首 木

部外 6

總筆畫 10

繁體 橋

橋 槗 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865

左右结构

123431343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tdj

dhkl

fmgn

42928

拼音 qiáo

注音 ㄑㄧㄠˊ

部首 木 部外 6總筆劃 10

統一碼 6865筆順 1234313432

常 標

桥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橋

(橋)

qiáo ㄑㄧㄠˊ

  1.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樑。~墩。~涵。~頭堡。吊~。棧~。引~。立交~。
  2. 形狀如橋樑的:心臟搭~手術。
  3. 古同“喬”,高。
  4. 古同“矯”,正,整。
  5. 姓。

英語 bridge; beam, crosspiece

德語 Brücke (S)

法語 pont

© 漢典

桥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橋

橋 qiáo

〈名〉

(1) (形聲。從木,喬聲。本義:橋樑)

(2) 同本義 [bridge]

橋,水樑也。從木,喬聲。駢木爲之者。獨木者曰槓。——《說文》

寧新中更名 安陽,初作 河橋。——《史記·秦本紀》

洛水橋邊春日斜。—— 劉禹錫《浪淘沙》

長橋臥波。——唐· 杜牧《阿房宮賦》

橋邊紅藥。——宋· 姜夔《揚州慢》

橋邊一帶。——《廣東軍務記》

(3) 又如:橋閣(傍山架木爲路。即棧道,閣道);橋津(橋頭。津,水邊渡口)

(4) 器物上的橫杆 [beam]

奉席如橋衡。——《禮記·曲禮》。注:“井上桔槔。”

(5) 又如:鞍橋

(6) 木名 [tree’s name]。如:橋梓(橋木和梓木)

詞性變化

◎ 橋

橋 qiáo

〈動〉

(1) 架橋,修橋 [build a bridge]

橋孫水,以通 邛都。——《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2) 通“矯”。糾正 [correct]

以橋飾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橋以偃蹇兮。——《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橋

橋 qiáo

〈形〉

通“喬”。高 [high;tall]

山有橋鬆,隰有游龍。——《詩·鄭風·山有扶蘇》

於是橋起。——《莊子·則陽》

常用詞組


橋洞橋墩橋涵橋接橋孔橋樑橋樓橋門橋面橋牌橋是橋,路是路橋臺橋頭橋頭堡橋託
© 漢典
【辰集中】【木】 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桥”字頭,請參考“橋”字。)
【辰集中】【木】 橋·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𠀤音喬。【說文】水梁也。从木喬聲。喬高而曲也。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又懸繩以度曰絚橋。【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又器之有橫樑者曰橋。【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註】橋以庋笲。

又桔橰上衡也。【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又橋泄,嫚也。【荀子·榮辱篇】橋泄者,人之殃也。

又戾也。【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又木名。【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以喩父子。

又陽橋。【春秋】魯地。

又姓。【統譜】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塚,因爲氏。【史記·貨殖傳】橋姚致馬千匹,牛倍之。

又【集韻】丘妖切,音蹺。【史記·河渠書】山行乗橋。【註】橋,一作𣞶,直轅車也。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勁疾貌。【莊子·則陽篇】欲惡去就,於是橋起。

又【韻會】渠廟切,音嶠。【禮·曲禮】奉席如橋衡。【疏】左低右昂,如橋之衡。

又屈橋,壯健貌。【揚雄·河東賦】千乗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㟼。

又【正韻】古弔切,音叫。義同。

又【正韻】吉了切,音皎。【荀子·儒効篇】橋飾其情性。【前漢·武帝紀】陳湯橋發兵斬郅支。

又【集韻】居夭切,音矯。人名。秦有盛橋。

© 漢典
【卷六】【木】

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桥”字頭,請參考“橋”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水梁也。从木喬聲。巨驕切

『說文解字注』
水梁也。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梁者、宮室所以關舉南北者也。然其字本從水。則橋梁其本義而棟梁其假借也。凡獨木者曰杠。騈木者曰橋。大而爲陂陀者曰橋。古者挈臯曰井橋。曲禮。奉席如橋衡。讀若居廟反。取高舉之義也。從木。喬聲。巨驕切。二部。
© 漢典

桥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粤语 kiu4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桥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橋」。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橋」 說文‧木部「橋」 睡.封37「橋」 「桥」「桥」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橋
槗
𢱪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侨(qiao2)
    2. 僑(qiao2)
    3. 藮(qiao2)
    4. 樵(qiao2)
    5. 燋(qiao2)
    6. 䀉(qiao2)
    7. 礄(qiao2)
    8. 嫶(qiao2)
    9. 荍(qiao2)
    10. 荞(qiao2)
    11. 䩌(qiao2)
    12. 翹(qiao2)
同部首
    1. 㭂
    2. 櫞
    3. 櫮
    4. 㰗
    5. 柜
    6. 柆
    7. 檷
    8. 栽
    9. 杨
    10. 栂
    11. 楏
    12. 樸
同筆畫
    1. 读
    2. 钿
    3. 𠊚
    4. 哱
    5. 毙
    6. 衰
    7. 旄
    8. 涥
    9. 倍
    10. 晐
    11. 𠉦
    12. 俿
小學古詩詞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初中古詩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
宋·秦观 《行香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宋·陈与义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