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桂竹

拼音 guì zhú

注音 ㄍㄨㄟˋ ㄓㄨˊ

桂竹 詞語解釋

解釋
  • 竹名。
  • -----------------
    國語辭典
    桂竹guì zhúㄍㄨㄟˋ ㄓㄨˊ
    1. 植物名。禾本科毛竹屬,小喬木。地下莖匍匐狀,單軸散生。稈散生,呈圓筒形,且形狀高大。葉披針形,葉鞘無毛。主產於我國黃河以南。稈可供建築及製農具、竹器等。

    © 漢典

    桂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桂竹

  • 桂竹(學名: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 )又稱臺灣桂竹,分佈於臺灣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地區的散生竹種,是臺灣特有種。杆高約12米,直徑4~8釐米,節間長12~40釐米,節有兩個明顯的環,幼杆呈粉綠色,後變深綠,一旦年老則轉變爲棕綠色;地下莖多爲實心,根莖橫走繁生。
  • 竹杆表皮堅硬,杆肉厚0.4~1釐米,在各類竹材中抗彎強度最大,最適劈成竹篾製作竹編器具,早年在臺灣被用來製成米籃、畚箕、魚簍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桂竹用途甚廣,還可以當作包管傢俱的材料,筍亦可食用。加上繁殖迅速,覆蓋面積頗廣,長年是臺灣的重要經濟作物。
  • 桂竹亦稱斑竹、五月竹、麥黃竹、小麥竹,因在麥共同時成竹,故有此名。《宣統湖北通志》:桂竹作圭竹,謂之貴竹。《竹譜》作桂竹,謂高四五丈,大二尺圍,狀如甘竹而皮赤。《諸官故事》雲:梁元帝竹林堂亭前有竹,名桂竹,來風防露,上下合流,每日出羅紈翠,望若花開。因杆籜上有褐色斑點,故又名斑竹。
  • (概述圖片來源:)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筀竹
      2. 桂烛
      3. 桂燭
      4. 貴主
      5. 桂渚
      6. 贵主
      7. 归注
      8. 龟主
      9. 軌躅
      10. 劌心刳肺
      11. 貴地
      12. 刿鉥
      13. 貴塗
      14. 貴祿
      15. 跪进
      16. 天燭
      17. 違章建築
      18. 照烛
      19. 田烛
      20. 翠燭
      21. 塵躅
    相關詞語
      1. 桂柁
      2. 桂髓椒浆
      3. 桂酒
      4. 桂客
      5. 桂子
      6. 桂檝
      7. 山桂
      8. 谢兰燕桂
      9. 郤詵桂
      10. 紅桂
      11. 銀桂
      12. 椒桂
      13. 竹鳳
      14. 竹落
      15. 竹林七子
      16. 竹华
      17. 竹叶青
      18. 竹筒飯
      19. 石竹
      20. 黄竹
      21. 箭竹
      22. 青竹
      23. 东坡竹
      24. 寻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