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格物致知

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注音 ㄍㄜˊ ㄨˋ ㄓˋ ㄓ

格物致知 詞語解釋

解釋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爲理性知識。
-----------------
國語辭典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ㄍㄜˊ ㄨˋ ㄓˋ ㄓ
  1.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獲得不盡的知識。語本《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英語 to study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to acquire knowledge (idiom)​; pursuing knowledge to the end

© 漢典

格物致知 成語解釋

格物致知

【解釋】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例】顧彼西洋以~爲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嚴復《原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 漢典

格物致知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爲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爲:“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隔年皇历
      2. 革鞔
      3. 革号
      4. 蛤子
      5. 隔开
      6. 革脉
      7. 繁枝
      8. 福禔
      9. 换言之
      10. 兼而有之
      11. 打金枝
      12. 浆汁
    相關詞語
      1. 格凛凛
      2. 格于成例
      3. 格斬
      4. 格轉
      5. 格高意远
      6. 格來
      7. 九射格
      8. 妙格
      9. 比较价格
      10. 拗句格
      11. 固定价格
      12. 科目資格
      13. 知禮
      14. 知止不殆
      15. 知者樂水
      16. 知其不可而为之
      17. 知单
      18. 知復何言
      19. 他鄉故知
      20. 材知
      21. 賊知
      22. 不识不知
      23. 鑑知
      24. 一问三不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