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róu

ㄖㄡˊ

部首 木

部外 5

總筆畫 9

渘 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7D4

上下结构

5452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bts|cnhs

nhd

xsmf

17904

拼音 róu

注音 ㄖㄡˊ

部首 木 部外 5總筆劃 9

統一碼 67D4筆順 545231234

常 通 標

柔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柔

róu ㄖㄡˊ

  1. 植物初生而嫩:~荑(初生嫩芽,喻女子白嫩的手)。
  2. 軟,不硬:~軟。~韌。~嫩。~滑。
  3. 軟弱,與“剛”相對:~懦。~弱。剛~相濟。
  4. 溫和:~順。~和。~曼(柔和嫵媚)。~情。

英語 soft; gentle, pliant

法語 souple,flexible,doux

© 漢典

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柔 róu

〈形〉

(1) (形聲。從木,矛聲。本義:樹木可曲可直)

(2) 同本義 [supple;soft]

柔,木曲直也。——《說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詩·小雅·小弁》

(3) 又如:柔木(柔軟而又堅韌的木)

(4) 柔弱;細嫩 [tender]

柔,弱也。——《廣雅》

爰求柔桑。——《詩·豳風·七月》

薇亦柔止。——《詩·小雅·採微》

柔弱者,生之徒也。——《說苑·敬慎》

柔弱者,道之要也 。——《淮南子·原道》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5) 又如:柔枝嫩葉;柔條(嫩枝);柔紅(柔嫩的花);柔莩(幼芽附着的種子薄膜);柔荏(草木枝葉柔韌);柔桑(嫩桑葉);柔稚(幼嫩)

(6) 柔軟 [lithe;soft;flexible;supple]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李清照《點絳脣》

(7) 又如:柔滑如荑(柔荑);柔穰(柔軟的穰草);柔暖(柔軟溫暖);柔腴(柔軟豐滿);柔鈍(柔軟而不鋒利);柔毳(柔軟的皮毛);柔革(柔軟的皮革)

(8) 柔和;溫和 [mild;gentle]

柔而立。——《書·皋陶謨》。鄭注:“性行和柔。”

柔而正。——《禮記·樂記》

其聲和以柔。——《史記·樂書》

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管子·四時》

士不偏不黨,柔而堅。——《呂氏春秋·士容》

柔色以溫之。——《禮記·內則》

(9) 又如: 柔謹(溫和恭謹);柔緩(溫和寬厚);柔調(溫和地調治);柔願(溫和樸實);柔慈(溫和仁慈);柔雅(溫和文雅);柔黃(嫩黃);柔良(柔順善良);柔明(柔順而聰明);柔合(柔順彌合);柔訥(柔順而不直言); 柔謙(柔和謙遜); 柔嘉(柔和美善);柔雌(柔和);柔仁(柔和而仁慈);柔心(性情柔和);柔奸(表面柔和而內心奸詐);柔氣(氣質柔和的人)

(10) 溫柔 [gentle and soft]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曹植《洛神賦》

(11) 又如:柔媚嬌俏(溫柔和順,嫵媚俏麗);柔婉(溫柔);柔閒(溫柔、嫺淑);柔娥(溫柔的美女);柔善(性格溫柔的善良之人);柔情俠骨(溫柔的情態,俠義的性格);柔淑(溫柔賢淑);柔惡(外似溫柔內心惡劣的人);柔惠(溫順柔和);柔習(溫順馴服);柔慎(溫順謹慎);柔煦(馴順)

(12) 軟弱;柔弱 [weak;delicate]

蚤見而心柔懦。——《韓非子·亡徵》

(13) 又如:柔膚弱體(柔弱的身體);柔蔓(柔弱的藤蔓);柔靡(柔弱委靡);柔筋脆骨(柔弱的筋骨);柔柯(柔弱的枝條);柔脆(柔弱,軟弱);柔橈(柔弱苗條)

(14) 柔美 [gentle and beautiful]。 如:柔妍(嬌柔秀麗);柔豔(柔美的花);柔纖(柔美纖巧);柔顏(柔嫩的容顏);柔情綽態(柔美的情態);柔鄉(女色迷人之境);柔握(柔美的手)

詞性變化

◎ 柔 róu

〈動〉

(1) 安撫或平息,尤其通過讓步 [placate]

柔遠能邇。——《書·舜典》

懷柔百神。——《詩·周頌·時邁》

(2) 又如:柔遠(安撫遠人或遠方邦國);柔遠能邇(懷柔遠方,優撫近地);柔軟綏懷(安撫外方歸順者);柔遠鎮邇(安撫遠方,安定內地)

(3) 通過加工使變軟 [soften]

柔其肉。——《禮記·內則》

(4) 又如:柔麻;柔融(溶化使柔軟)

(5) 潤澤 [moisten;lubricate]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國語·鄭語》

厲利劍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說山》

靈之聖之,歲殷澤柔。——南朝· 樑· 江淹《迎送神升歌》

◎ 柔 Róu

〈名〉

(1) 通“輮”。車輪的外周[outer rim]

椎車無柔。——《鹽鐵論·散不足》

(2) 漢代侯國名 [Rou state]。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地區境內

常用詞組


柔腸柔腸百結柔腸寸斷柔長柔道柔光柔和柔滑柔靜柔麗柔麻柔毛柔美柔媚柔嫩柔能制剛柔膩柔情柔韌柔茹剛吐柔軟柔潤柔弱柔術柔順柔荑柔婉柔性柔魚
© 漢典

柔 國語辭典

柔ㄖㄡˊróu
形
  1. 軟弱。如:「柔弱」、「柔能克剛」。

  2. 溫和、和順。《管子·四時》:「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則柔風甘雨乃至。」《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柔而不犯,文而有禮。」

  3. 草木新生,莖葉幼嫩的樣子。《詩經·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文選·曹植·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動
  1. 安撫。《禮記·中庸》:「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金史·卷八六·李石傳》:「北俗無定居,出沒不常,惟當以德柔之。」

© 漢典
【辰集中】【木】 柔·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柔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柔·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𠀤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

又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

又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

又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

又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𣐱,非。

© 漢典
【卷六】【木】

柔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曲直也。从木矛聲。耳由切

『說文解字注』

(柔)木曲直也。洪範曰。木曰曲直。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考工記多言揉。許作煣。云屈申木也。必木有可曲可直之性、而後以火屈之申之。此柔與煣之分別次弟也。詩荏染柔木。則謂生木。柔之引伸爲凡耎弱之偁、凡撫安之偁。從木。矛聲。耳由切。三部。

© 漢典

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ou˧˥ 唐代读音 njiou日语读音 YAWARAKAI YAWARAGERU YAWARA韩语罗马 YU现代韩语 유越南语 nhu

客家话 [梅县腔] jiu2 ju2 [海陆腔] riu2 [东莞腔] jiu2 [宝安腔] ju2 (j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台湾四县腔] ju2粤语 jau4

近代音 日母 尤侯韻 平聲陽 柔小空;中古音 日母 尤韻 平聲 柔小韻 耳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蕭部 ;王力系统:日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柔」 望2.9「柔」 說文‧木部「柔」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渘
𣐱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䰆(rou2)
    2. 瓇(rou2)
    3. 禸(rou2)
    4. 厹(rou2)
    5. 騥(rou2)
    6. 糅(rou2)
    7. 粈(rou2)
    8. 鶔(rou2)
    9. 媃(rou2)
    10. 腬(rou2)
    11. 脜(rou2)
    12. 䧷(rou2)
同部首
    1. 櫫
    2. 櫕
    3. 檰
    4. 樓
    5. 㮉
    6. 杏
    7. 棛
    8. 㮡
    9. 櫏
    10. 櫀
    11. 柃
    12. 楩
同筆畫
    1. 勈
    2. 秗
    3. 兘
    4. 拽
    5. 狧
    6. 饺
    7. 洢
    8. 荤
    9. 拴
    10. 枿
    11. 炽
    12. 巷
小學古詩詞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 《小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