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ān

ㄍㄢ

部首 木

部外 5

總筆畫 9

甘 𤯃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D1

左右結構

123412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afg|sfg

dtm

feb

44970

拼音 gān

注音 ㄍㄢ

部首 木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67D1筆順 123412211

次 通 標

柑 基本解釋

● 柑

gān ㄍㄢ《廣韻》古三切,平談見。


  1. 木名。柑屬植物的泛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白色,果實圓形,比橘子大,紅黃色,味甜或酸甜,種類很多。唐杜甫《樹間》:「岑寂雙柑樹,婆娑一院香。」
  2. 果名。柑樹的果實。金王庭筠《鳳棲梧》:「紫蠏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

● 柑

qián ㄑ〡ㄢˊ《集韻》其淹切,平鹽羣。


  1. 通「拑」。用木銜馬口。《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吾聞之也,圍者,柑馬而秣之。」
  2. 引申為閉。《漢書•五行志中》:「君炕陽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

英語 tangerine, loose-skinned orange

德語 große Mandarine ,große Tangerine

法語 mandarine

【漢典】

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柑 gān

名

(形聲。從木,甘聲。本義:木名,柑樹,果實也稱柑) 同本義 [mandarin orange]。一種小的有刺柑橘屬喬木(Citrus reticulata),複葉,葉翼小。春末夏初開白色花,單生或叢生。果扁圓形,紅色或橙黃色,中心柱大,味酸甜不一。種子多爲多胚性。性較耐寒。用嫁接、壓條、實生等法繁殖。果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葉供藥用。亦指柑樹的果實。如:柑酒(以柑子爲原料釀的酒)

常用詞組


柑橘柑子
【漢典】

柑 國語辭典

柑ㄍㄢgān
名
  1. 植物名。芸香科柑屬,常綠灌木。莖高約四至五公尺。葉互生,橢圓或長橢圓形,葉緣呈鋸齒狀。初夏開白色小花,果實扁球形,果皮粗糙,成熟後呈金黃色,味甘美。樹皮、葉子、花、果皮、種子等都可入藥。此類植物的果實也稱為「柑」。如:「椪柑」、「金柑」。

柑ㄑㄧㄢˊqián
動
  1. 置橫木於馬口,使不能食。《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柑馬而秣之。」漢·何休·解詁:「柑者,以木銜其口,不欲令食粟,示有畜積。」通「拑」。

【漢典】
【辰集中】【木】 柑·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柑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柑·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沽三切,音甘。果名。【南方草木狀】橘屬,滋味甘美特異者也。【唐書·蕭嵩傳】荆州進黃柑。【韓彥直·橘錄】柑別種有八,而乳柑推第一。

又通甘。【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

又【集韻】【韻會】𠀤同鉗。以木銜馬口也。【公羊傳·宣十四年】柑馬而秣之。【前漢·五行志】畏𠛬柑口。

【漢典】
【卷五】【甘】

↳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柑」字頭,请參考「甘」字:)
【卷五】【甘】
《說文解字》

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古三切

《說文解字注》

(甘)美也。羊部曰:美,甘也。甘爲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从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則一,所謂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七部。凡甘之屬皆从甘。

【漢典】

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Ąn˥ 日语读音 MIKAN韩语罗马 KAM KEM现代韩语 감越南语 đàn cam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gam1 [台湾四县腔] gam1 [客英字典] gam1 [海陆腔] gam1 [东莞腔] gam1 [宝安腔] gam1 [梅县腔] gam1 [陆丰腔] gam1 [沙头角腔] gam1粤语 gam1

近代音 見母 監鹹韻 平聲陰 甘小空;中古音 見母 談韻 平聲 甘小韻 古三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添部 ;王力系统:羣母 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甘」 乙7298「甘」 邯鄲上庫戈戰國早期集成11039「甘」 包2.125「甘」 說文‧甘部「柑」
「甘」 郭.老甲.19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甘
𤯃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酐(gan1)
    2. 凲(gan1)
    3. 筸(gan1)
    4. 攼(gan1)
    5. 竿(gan1)
    6. 𠄃(gan1)
    7. 疳(gan1)
    8. 尴(gan1)
    9. 坩(gan1)
    10. 杆(gan1)
    11. 咁(gan1)
    12. 魐(gan1)
同部首
    1. 檔
    2. 櫁
    3. 桇
    4. 㰚
    5. 㭔
    6. 㮱
    7. 㭦
    8. 檦
    9. 櫢
    10. 橔
    11. 樸
    12. 㭮
同筆畫
    1. 㼞
    2. 㫝
    3. 侺
    4. 籾
    5. 厚
    6. 胃
    7. 胕
    8. 敄
    9. 荅
    10. 看
    11. 𠊁
    12. 㖅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