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ū

fǔ

fù

ㄈㄨ

ㄈㄨˇ

ㄈㄨˋ

部首 木

部外 5

總筆畫 9

不 弣 枎 桴 趺 跗 𣏘 𣘧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CE

左右結構

123432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wfy

dodi

fnds

44900

拼音 fū fǔ fù

注音 ㄈㄨ ㄈㄨˇ ㄈㄨˋ

部首 木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67CE筆順 123432124

柎 基本解釋

● 柎

fū ㄈㄨ㊀《廣韻》甫無切,平虞非。侯部。㊄《集韻》芳無切,平虞敷。


  1. 器物的足部。《説文•木部》:「柎,闌足也。」
  2. 花托;花萼房或子房。《山海經•西山經》:「(崇吾之山)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
  3. 斗栱上的橫木。《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跧伏於柎側,猨狖攀椽而相追。」
  4. 字版(板)。《晋書•衛瓘傳附衛恒》:「每書輒削而焚其柎。梁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柎。」
  5. 同「泭」。木筏。《管子•小匡》:「方舟投柎,乘桴濟河,至於石沈。」

● 柎

fǔ ㄈㄨˇ《集韻》斐父切,上䴠敷。侯部。


  1. 同「弣」。弓把中部。《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
  2. 通「拊」。倚扶。《管子•輕重戊》:「父老柎枝而論。」
  3. 通「拊」。擊打。《新唐書•禮樂志二》:「省牲而犢鳴,則免之而用副,禁其棰柎。」
  4. 通「拊」。樂器名。《類篇•木部》:「柎,樂器也。實以糠。」
  5. 通「坿」。塗注。《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履,以魁柎之。」

● 柎

fù ㄈㄨˋ《集韻》符遇切,去遇奉。


  1. 〔楄柎〕藉尸木。《集韻•遇韻》:「柎,棉柎,藉尸木。」

英語 calyx of flower; railing raft

法語 calice de la fleur

【漢典】

柎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柎 fū

名

(1) 足,器物的腳 [leg]

柎,謂下施足也。——《急就篇》顏師古注

(2) 花托,或指花萼 [receptacle]

柎,花萼足也。——《玉篇》

(3) 通「拊」( fǔ )。柄,器把 [handle]

凡爲弓,方其峻而高其柎。——《周禮·考工記·弓人》

詞性變化


◎ 柎 fū

動

(1) 通「撫」( fǔ )。敲,拍 [beat;pat]

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管子·輕重戊》

(2) 通「坿」( fù )。增加,附加 [add;attach]

素積白屨,以魁柎之。——《儀禮·士冠禮》

【漢典】

柎 國語辭典

柎ㄈㄨfū
名
  1. 器物的底座。如:「鼓柎」、「鐘柎」。

  2. 花房、花萼。《山海經·西山經》:「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晉·郭璞·注:「今江東人呼草木子房為柎……一曰柎,花下鄂。」南朝梁·沈約〈八詠詩·會圃臨春風〉:「氛氳桃李花,青柎含素萼。」

【漢典】
【辰集中】【木】 柎·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柎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柎·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說文】闌足也。

又【集韻】【正韻】芳無切,音敷。義同。

又【說文】編木以渡曰泭。或作柎,通作桴。孫炎曰:方木置水曰柎栰。【管子·兵法篇】方舟投柎。

又【玉篇】花萼足也。凡草木房謂之柎。【集韻】或作枎、𣘧。【山海經】崇丘之山有木。圓葉而白柎。【正韻】作防父切。

又【集韻】【韻會】𠀤斐父切,音撫。與拊同。樂器也,以葦爲之。【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柎也。裝之以穅,形如鼓。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楡柎,木名。

又注也。【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疏】以魁蛤灰注其上,使色白也。

又兪柎,良醫名。【前漢·藝文志】太古有岐伯、兪柎。

又與弣同,弓弝也,刀弝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有柎焉,故剽。【禮·少儀】削授柎。

又楄柎,詳楄註。

又柎,猶倚也。【管子·輕重篇】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

【漢典】
【卷六】【木】

柎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闌足也。从木付聲。甫無切

《說文解字注》

(柎)闌足也。柎蒙上文木𧇽言之。阑字恐有誤。韵會本闌作鄂。柎跗正俗字也。凡器之足皆曰柎。小雅:鄂不𩏬𩏬。傳云:鄂猶鄂鄂然,言外發也。箋云: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柎。柎,鄂足也。鄂足得華之光明則𩏬𩏬然盛。古聲不柎同。箋意鄂承華者也,柎又在鄂之下,以華與鄂喻兄弟相依。郭璞云:江東呼草木子房爲柎。草木子房如石橊房,蓮房之類,與花下鄂一理也。從木付聲。甫無切。四部。

【漢典】

柎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u˥; fu˨˩˦; fu˥˧ 日语读音 UTENA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u5 [海陆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粤语 fu1

近代音 中古音 非母 虞韻 平聲 跗小韻 甫無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侯部 ;並母 侯部 ;王力系统:幫母 侯部 ;並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柎」 說文‧木部「柎」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不
弣
枎
桴
趺
跗
𣏘
𣘧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鈇(fu1)
    2. 肤(fu1)
    3. 妋(fu1)
    4. 膚(fu1)
    5. 㕊(fu1)
    6. 孵(fu1)
    7. 粰(fu1)
    8. 蓲(fu1)
    9. 紨(fu1)
    10. 捊(fu1)
    11. 胕(fu1)
    12. 玞(fu1)
    13. 阝(fu3)
    14. 撫(fu3)
    15. 椨(fu3)
    16. 盙(fu3)
    17. 父(fu3)
    18. 䗄(fu3)
    19. 㕮(fu3)
    20. 釜(fu3)
    21. 俌(fu3)
    22. 黼(fu3)
    23. 甫(fu3)
    24. 腐(fu3)
    25. 㚆(fu4)
    26. 蚹(fu4)
    27. 竎(fu4)
    28. 㵗(fu4)
    29. 䟔(fu4)
    30. 袝(fu4)
    31. 㗘(fu4)
    32. 複(fu4)
    33. 㤱(fu4)
    34. 赙(fu4)
    35. 褔(fu4)
    36. 副(fu4)
同部首
    1. 梊
    2. 橉
    3. 橡
    4. 梬
    5. 梒
    6. 槕
    7. 桎
    8. 梉
    9. 朼
    10. 栫
    11. 枅
    12. 㯆
同筆畫
    1. 柙
    2. 爼
    3. 徉
    4. 䎟
    5. 浇
    6. 省
    7. 㟄
    8. 贻
    9. 骅
    10. 疮
    11. 衵
    12. 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