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東夷

拼音 dōng yí

注音 ㄉㄨㄥ ㄧˊ

東夷 詞語解釋

解釋
1.古代對我國中原以東各族的統稱。 2.指三國吳。 3.特指清朝統治者。 4.舊指我國東方日本﹑朝鮮等國家。
-----------------
國語辭典
東夷dōng yíㄉㄨㄥ ㄧˊ
  1. 商周時代對山東地區一些少數民族或邦國的通稱。《文選.揚雄.長楊賦》:「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橫畔。」《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

英語 Eastern Barbarians, non-Han tribe living to the east of China c 2200 BC

法語 Yi (peuple ancien)​

© 漢典

東夷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東夷

  • 東夷,是先秦時代中原王朝對中原以東各部落的稱呼。古代以中原(即黃河中下游一帶)爲天下中心,稱周邊四方爲"夷、蠻、戎、狄"。"夷"的稱謂最早文字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王制》:"中國(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這種說法被現代權威學者證明是錯誤的),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 東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起,歷經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的承載者。稱呼上是對黃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總稱或是對東方各部落的泛稱,也是漢族的族源之一。
  • 考古上,東夷文化發源於魯中泰沂山區(今山東省中南部),是華夏文明重要源頭之一,自新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結束,東夷及其古文化在亞洲古文化的發源與交流中都處於較爲重要的地位。
  • 稱呼上,夏商周時期,東夷作爲對黃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總稱。秦漢以後多指居住於中國以東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羣島等地的外族。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洞溢
      2. 洞疑
      3. 東裔
      4. 董一
      5. 恫疑
      6. 動議
      7. 咚咚
      8. 冬時
      9. 冬烘
      10. 东凈
      11. 鶇鵍
      12. 冬菇
      13. 天球儀
      14. 隨疑
      15. 靡匜
      16. 主少國疑
      17. 穹儀
      18. 音響測深儀
    相關詞語
      1. 東掖
      2. 東山絲竹
      3. 東不成西不就
      4. 東儲
      5. 東蹓西逛
      6. 東波
      7. 浙東
      8. 作東
      9. 店東
      10. 亞東
      11. 西東
      12. 道西說東
      13. 夷殄
      14. 夷芟
      15. 夷民
      16. 夷施
      17. 夷鬼
      18. 夷然自若
      19. 視險若夷
      20. 華夷
      21. 貞夷
      22. 封夷
      23. 衍夷
      24. 遐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