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ōng

ㄉㄨㄥ

部首 木

部外 4

總筆畫 8

簡體 东

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71

單體結構

125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jii|sjd

dw

fkvv

50906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部首 木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6771筆順 12511234

通

東 基本解釋

● 東

dōng ㄉㄨㄥˉ


  1. 方位詞,日出的方向,與“西”相對:~方。~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付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請客的主人,亦稱“東道”、“作東”)。
  3. 請客出錢的人:作~。
  4. 姓。

英語 east, eastern, eastward

德語 Osten (S)​,östlich (Adj)​,Dong (Eig, Fam)

法語 est (n.m)​,Orient,hôte (celui qui reçoit)​,propriétaire

【漢典】

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東

東 dōng

〈名〉

(1) (會意。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本義:東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義 [east]

東,動也。——《說文》

東方者,動方也,萬物始動生也。——《白虎通·五行》

東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訓》。按:“日所出也。從日在木中,會意。”

東君,日也。——《廣雅·釋天》

東鄰。——《易·既濟》。虞注:“震爲東。”

東方者,陽也。——《白虎通·情性》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又如:關東;旭日東昇;東夏(指中國東部);東朝(東宮);東極(東方邊遠之處);東君(神話中與西王母相對的東王公);東坦(女婿);東裔(東方邊遠地方);東村女(即東施);東方作(日出);東記(古代傳說中的日出處。亦泛指東方極遠之地)

(3) 特指東西向,與南北向相對 [east and west]。

如:東畝(使田壟東西向)

(4) 東道主的略稱。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業活動中接待客人或顧客的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所以主人稱東。如:房東;股東;今天我們作東;東主(東家;店主;房東)

(5) 春天 [spring]。

如:東皇(指春種;司春之神);東君(春神);東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6) 指廁所 。即“東廁”。舊時廁所設於北房左側,故稱東廁[toilet;lavatory]。

如:登東(上廁所);東淨(廁所);東廝(廁所);東司(廁所)

詞性變化


◎ 東

東 dōng

〈副〉

向東,東去 [face east]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又如:東流(東去的流水);東波(向東流逝之水);東徙(向東遷移)

常用詞組


東半球東半球東北東北大鼓東奔西跑東奔西撞東邊,東邊兒東部東不拉東廠東抄西襲東扯葫蘆西扯瓢東衝西突東窗事發東牀東牀坦腹東竄西跳東倒西歪東道東道主東躲西藏東躲西跑東方東方東非東風東風射馬耳東風壓倒西風東扶西倒東宮東觀西望東海東郭先生東家東江東京東君東林黨東流東溟東南東南亞東扭西歪東挪西湊東歐東拼西湊東三省東山再起東施效顰東市東西東西東西南北東曦東亞東洋東洋車東一下西一下東野東遊西蕩東張西望東直
【漢典】

東 國語辭典

東ㄉㄨㄥdōng
名
  1. 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

  2. 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如:「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3. 請客出錢的人。如:「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

  4. 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漢典】
【辰集中】【木】 東·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東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東·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𠀤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又【詩·大雅】東有啓明。

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漢典】
【卷六】【東】

東 《說文解字》

【卷六】【東】
『說文解字』

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得紅切

『說文解字注』

(東)動也。見漢律曆志。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木,榑木也。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得紅切。九部。凡東之屬皆從東。

【漢典】

東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uŋ˥ 唐代读音 *dung日语读音 HIGASHI AZUMA韩语罗马 TONG现代韩语 동越南语 hốc đông

客家话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海陆腔] dung1 [东莞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粤语 dung1潮州话 dang1(tang) dong1(tong)

近代音 端母 東鍾韻 平聲陰 東小空;中古音 端母 東韻 平聲 東小韻 德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東部 ;王力系统:端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東」 前6.32.4合11469 「東」 保卣西周早期集成5415 「東」 包2.153 「東」 說文‧東部 「東」 睡.日乙169 「東」 「东」 「東」
「東」 甲436合20074 「東」 辟東作父乙尊西周早期集成5869 「東」 天卜          
「東」 京津4345合34069   「東」 包2.12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东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蝀(dong1)
    2. 鶇(dong1)
    3. 徚(dong1)
    4. 东(dong1)
    5. 岽(dong1)
    6. 咚(dong1)
    7. 娻(dong1)
    8. 埬(dong1)
    9. 䳉(dong1)
    10. 崬(dong1)
    11. 昸(dong1)
    12. 鼕(dong1)
同部首
    1. 櫷
    2. 枹
    3. 橻
    4. 枆
    5. 櫌
    6. 梐
    7. 梘
    8. 梴
    9. 棙
    10. 櫭
    11. 柂
    12. 栃
同筆畫
    1. 拊
    2. 刵
    3. 狍
    4. 侇
    5. 𠃳
    6. 郏
    7. 䄫
    8. 贬
    9. 肼
    10. 䢾
    11. 苐
    12. 建
小學古詩詞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汉乐府 《江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村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绝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 《望天门山》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先秦·列御寇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初中古詩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汉·曹操 《观沧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南北朝·佚名 《木兰诗 / 木兰辞》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唐·岑参 《逢入京使》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已亥杂诗》(其五)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