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杨梅疮

拼音 yáng méi chuāng

注音 ㄧㄤˊ ㄇㄟˊ ㄔㄨㄤ

杨梅疮 詞語解釋

解釋
  • 梅毒所發之瘡,色紅,似楊梅。亦指梅毒。
  • © 漢典

    杨梅疮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楊梅瘡

  • 即梅毒。因瘡的外形以楊梅,故名。本病包括梅毒的各種皮膚病變。如 皮膚先起紅暈,後發斑點,名「楊梅斑」;若狀如風疹樣的則名爲「楊梅疹」;若形如赤豆,嵌於肉內,堅硬如豆,名「楊梅豆」;若疹粒破 爛,肉反突出於外,名「翻花楊梅」。若梅毒侵於骨髓,關節,或流竄臟腑爲患者,統稱「楊梅結毒」。
  • 楊梅瘡,病名。因感染梅毒而引致的一種全身性疾病。見《瘡瘍經驗全書》卷六。又名黴瘡、廣瘡、時瘡、棉花瘡。多因氣化(間接)傳染和精化(接觸)傳染而發。證見:先出現下疳,或見有橫痃,繼則發楊梅瘡。發病前,多見有全身性發燒,頭痛,骨節部位痠痛,咽乾喉痛,並逐漸出現皮表病變。發外陰部皮膚先起紅暈,後即見成斑片者,名楊梅斑;有形如風疹者,名楊梅疹;若其狀如赤豆,嵌入肉內者,則名楊梅豆;若疹粒破潰,肉反而突出於外者,更名翻花楊毒。嚴重者,其毒侵及骨髓、關節、內臟,則統稱之爲楊梅結毒。治宜清血解毒。傳統多選用楊梅一劑散,或用土茯苓合劑內服,外用可選鵝黃散調敷其瘡瘍。即梅毒。證治還可參見各有關條。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洋霉疮
      2. 洋霉疮
      3. 扬升
      4. 阳浮
      5. 扬晖
      6. 羊灯
      7. 扬兵
      8. 洋炉
      9. 蓬窗
      10. 鸡窗
      11. 吟窗
      12. 瑶牕
      13. 天疱瘡
      14. 瑶窗
    相關詞語
      1. 杨家岭
      2. 杨叶窜儿
      3. 杨朔
      4. 杨颜
      5. 杨家将
      6. 杨越
      7. 栘杨
      8. 一不向潘二不向杨
      9. 颜杨
      10. 白杨
      11. 潘杨
      12. 密杨
      13. 疮痛
      14. 疮痍
      15. 疮疵
      16. 疮疥之疾
      17. 疮痍弥目
      18. 疮家
      19. 狐尿刺疮
      20. 连疮
      21. 漏疮
      22. 椒疮
      23. 金疮
      24. 鼠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