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李漁

拼音 lǐ yú

注音 ㄌㄧˇ ㄩˊ

李漁 詞語解釋

解釋

◎ 李漁 Lǐ Yú

[Li Yu] (1611—約1680) 字笠鴻、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蘭溪(現在浙江省蘭溪縣)人,戲曲理論家,作家。除《一家言》外,還著有《笠翁十種曲》(傳奇)、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等

-----------------
國語辭典
李漁lǐ yúㄌㄧˇ ㄩˊ
  1. 人名。(西元1611~1676)​字笠翁,號覺世稗官,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清代戲曲家。工曲文,時人譽稱為「李十郎」。善為戲曲小說,尤精譜曲。作有〈比目魚〉、〈風箏誤〉等十種曲。另有短篇小說《十二樓》、長篇小說《肉蒲團》,以及《閒情偶寄》一書。

英語 Li Yu (1611-c. 1680)​,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writer and dramatist

法語 Li Liweng

© 漢典

李漁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李漁 (清代文學家、戲劇家)

  •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 順治八年(1651),41歲的李漁搬家去杭州,後移家金陵,築金陵“芥子園”別業,並開設書鋪,編刻圖籍,廣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復歸杭州,在杭州雲居山東麓修築“層園”。李漁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一生著述豐富,著有《閒情偶寄》、《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鯉魚
      2. 離欲
      3. 黎語
      4. 利毓
      5. 利於
      6. 隸御
      7. 禮玉
      8. 理養
      9. 禮生
      10. 禮祀
      11. 理統
      12. 理鬍子
      13. 裡裡外外
      14. 攘羭
      15. 堪輿
      16. 鮝魚
      17. 失之東隅
      18. 于蔿于
      19. 降輿
    相關詞語
      1. 李提摩太
      2. 李清照
      3. 李郭同船
      4. 李抱忱
      5. 李何王李
      6. 李老
      7. 夭桃穠李
      8. 三李
      9. 來禽青李
      10. 夭桃襛李
      11. 顔李
      12. 豔如桃李
      13. 漁板
      14. 漁槎
      15. 漁汛
      16. 漁家傲
      17. 漁謌
      18. 漁獲量
      19. 護漁
      20. 涸澤而漁
      21. 夜漁
      22. 牧漁
      23. 涸漁
      24. 采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