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李德裕

拼音 lǐ dé yù

注音 ㄌㄧˇ ㄉㄜˊ ㄩˋ

李德裕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李德裕lǐ dé yùㄌㄧˇ ㄉㄜˊ ㄩˋ
  1. 人名。(西元787~849)​字文饒,贊皇人,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學,卓犖有大節。為牛李黨爭李黨的首領,與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互爭政權。敬宗時,任浙西觀察使。武宗時為相,當國六年,弭平藩鎮之禍,威權獨重,封衛國公。後為小人構陷,貶崖州司戶卒。著有《會昌一品集》、《次柳舊聞》。

© 漢典

李德裕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李德裕

  •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饒,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戰略家,牛李黨爭中李黨領袖,中書侍郎李吉甫次子。
  • 李德裕出身於趙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校書郎、監察御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浙西觀察使、兵部侍郎、鄭滑節度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中書侍郎、鎮海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他歷仕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爲相,但因黨爭傾軋,多次被排擠出京。
  • 李德裕在武宗繼位後,再次入朝爲相。他執政五年,外攘回紇、內平澤潞、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功績顯赫,被拜爲太尉,封衛國公。武宗與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爲晚唐絕唱。宣宗繼位後,李德裕因位高權重,五貶爲崖州司戶。大中三年十二月(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間,追復官爵,加贈左僕射。
  • 李德裕死後,歷朝歷代都對他評價甚高。李商隱在爲《會昌一品集》作序時將其譽爲“萬古良相”。近代梁啓超甚至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
  • 概述內圖片來源: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礼飨
      2. 裏山
      3. 理亏
      4. 理番通事
      5. 理国
      6. 里閻
      7. 順欲
      8. 幹譽
      9. 冷暖玉
      10. 哲獄
      11. 九隩
      12. 凶欲
    相關詞語
      1. 李廣利
      2. 李膺
      3. 李斯狗枷
      4. 李後主
      5. 李貓
      6. 李斯黃犬嘆
      7. 來禽靑李
      8. 积李
      9. 種瓜得瓜,種李得李
      10. 張王趙李
      11. 夭桃秾李
      12. 二李
      13. 裕固
      14. 裕后光前
      15. 裕然
      16. 裕民足國
      17. 裕饶
      18. 裕民
      19. 閒裕
      20. 绰裕
      21. 和裕
      22. 违裕
      23. 餘裕
      24. 怡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