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木耳

拼音 mù ěr

注音 ㄇㄨˋ ㄦˇ

木耳 詞語解釋

解釋

◎ 木耳 mù’ěr

(1) [Jew's ear]∶即“黑木耳”。一種廣泛分佈的生長在朽木上、食用真菌( Auricularia auricula )

(2) [treeear]∶中國烹調中用的幾種真菌的任一種

-----------------
國語辭典
木耳mù ěrㄇㄨˋ ㄦˇ
  1. 植物名。真正擔子菌類木耳族。生於朽腐的樹幹上。擔子果成片狀,一邊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絲體生長後,生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一公寸,內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軟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供食用。

英語 edible tree fungus, CL:朵[duo3]

德語 Mu-Err, Mu-Err-Pilz (Holzohr, Holzohrpilz, Baumohr, Baumohrpilz)​ (S, Ess)​, chinesische Morchel (S, Ess)​, Judasohr (lat.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S, Bio)​, Wolkenohrenpilz, Wolkenohrpilz (S, Ess)​

法語 auricularia, fungus, Oreille de Judas

© 漢典

木耳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木耳 (真菌)

  • 木耳(英文:agaric),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釐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着部固着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溼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爲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藥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母儿
      2. 牧兒
      3. 母兒
      4. 牧儿
      5. 目眙
      6. 暮去朝来
      7. 墓厉
      8. 牧室
      9. 穆护子
      10. 霂霖
      11. 丹珠爾
      12. 櫛珥
      13. 藥餌
      14. 香餌
      15. 釵珥
      16. 呼爾
    相關詞語
      1. 木脉
      2. 木炭畫
      3. 木柑
      4. 木栰
      5. 木處
      6. 木椎
      7. 連理木
      8. 硬木
      9. 仁壽木
      10. 桅木
      11. 關木
      12. 檜木
      13. 耳界
      14. 耳识
      15. 耳擇
      16. 耳熟
      17. 耳石
      18. 耳管
      19. 枕流耳
      20. 执牛耳
      21. 聰耳
      22. 无耳
      23. 盈耳
      24. 云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