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ǜ

gǎ

ㄋㄩˋ

ㄍㄚˇ

部首 月

部外 6

總筆畫 10

肭 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712

左右结构

3511253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mww

bobo

qloo

74227

拼音 nǜ gǎ

注音 ㄋㄩˋ ㄍㄚˇ

部首 月 部外 6總筆劃 10

統一碼 6712筆順 3511253434

朒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朒

nǜ ㄋㄩˋ

  1. 農曆月朔月在東方出現為“朒”,亦名“側慝”。《説文•月部》:“朒,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
  2. 不足;虧缺。《九章算術•盈不足》“盈不足”晋劉徽注:“盈者謂之朓,不足者謂之朒。”
  3. 退縮,不伸展;遲緩貌。《玉篇•月部》:“朒,縮朒,不寬伸之皃。”
  4. 扭,折傷。《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有幾個攧翻了的,也有閃朒腿的,爬得起來,奔命走出廟門。”

其它字義


● 朒

gǎ ㄍㄚˇ

 ◎ 〔~~〕方言,(幼兒語)肉,如“吃~~”。

© 漢典

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朒 nǜ

〈動〉

(1) 農曆月朔前後月見於東方 [new moon be seen in the east]

朒朒警闕。——謝莊《月賦》

又如:朒朒(農曆月初月見於東方和月末月見於西方)

(2) 虧缺,不足 [insufficiency;deficite;lose]。

如:朒數(稍小於正數之數);朒縮(退縮)

(3) 扭,折傷 [sprain;wrench]

有幾個朒翻了的,也有閃朒腿的,爬得起來,奔命走出廟門。——《水滸傳》

© 漢典

朒 國語辭典

朒ㄋㄩˋnǜ
名
  1. 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形。《文選·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朏魄示沖。」唐·盧肇〈海潮賦·序〉:「其朒其朓,則潮亦隨之。」

形
  1. 不足、欠缺。《九章算術·卷七》「盈不足」句下晉·劉徽·注:「盈者謂之朓,不足者謂之朒。」《鏡花緣·第七六回》:「此是盈朒算法,極其容易。」

動
  1. 畏縮、不伸。如:「肭縮」。《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王侯縮朒不任事,臣下弛縱,故月行遲也。」

  2. 扭傷、折傷。《水滸傳·第四二回》:「有幾個攧翻了的,也有閃朒腿的,扒得起來奔命。」

© 漢典
【辰集上】【月】 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朒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 朒·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正字通】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曰朒。○按朒《說文》作肭,非。當从肉。《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李善註》引《說文》亦作朒。餘詳肭字註。

又【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前漢·五行志】王侯縮朒不任事。【註】鄭氏曰:縮朒,不任事之貌也。

 

© 漢典
【卷七】【月】

肭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朒”字頭,請參考“肭”字:)
【卷七】【月】
『說文解字』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肭。从月内聲。女六切

『說文解字注』

(朒) 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 尙書五行傳: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則侯王其肅。注云:側匿猶縮縮,行遅皃。肅,急也。君政緩則日行徐,月行疾,臣放恣也。按鄭注譌奪。側匿與縮朒曡韵雙聲。 从月肉聲。 各本篆作肭。解作內聲。今正。女六切。三部。

© 漢典

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y˥˧; kɑ˨˩˦

粤语 nuk6

近代音 中古音 孃母 屋韻 入聲 (肭)〔朒〕小韻 女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沃部 ;王力系统:泥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朒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肭
𢫭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衂(nv4)
    2. 衄(nv4)
    3. 聏(nv4)
    4. 恧(nv4)
    5. 沑(nv4)
    6. 嘎(ga3)
    7. 尕(ga3)
    8. 玍(ga3)
    9. 嘠(ga3)
同部首
    1. 䑁
    2. 脚
    3. 腌
    4. 胧
    5. 腓
    6. 腞
    7. 膖
    8. 膤
    9. 膂
    10. 䐛
    11. 䐚
    12. 䏦
同筆畫
    1. 颃
    2. 𠓮
    3. 㖏
    4. 䧒
    5. 蚉
    6. 蚡
    7. 疴
    8. 栽
    9. 娏
    10. 䍩
    11. 䖍
    12. 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