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會館

拼音 huì guǎn

注音 ㄏㄨㄟˋ ㄍㄨㄢˇ

會館 詞語解釋

解釋

◎ 會館 huìguǎn

[guildhall;provincial guide] 旅居異地的同鄉人共同設立的館舍,主要以館址的房屋供同鄉、同業聚會或寄居

-----------------
國語辭典
會館huì guǎn ㄏㄨㄟˋ ㄍㄨㄢˇ
  1. 同鄉或同業的人在各城市設立的連絡機構,主要以館址的房舍供同鄉、同業聚會或寄寓。如廣東會館、教師會館。

英語 provincial or county guild hall

法語 Kongsi

© 漢典

會館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會館

  • 會館是中國明清時期都市中由同鄉或同業組成的封建性團體 。始設於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於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嘉靖、萬曆時期趨於興盛,清代中期最多。即使到了清代後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業性會館仍然只是相當個別的。此時出現的一些超地域的行業組織,大多以同業公會的面目出現。明清時期大量工商業會館的出現,在一定條件下,對於保護工商業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會館與鄉土觀念及封建勢力的結合,也阻礙了商品交換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 明清時期的會館大體可分爲3種 :北京的大多數會館 ,主要爲同鄉官僚、縉紳和科舉之士居停聚會之處,故又稱爲試館 ;北京的少數會館和蘇州、漢口、上海等工商業城市的大多數會館,是以工商業者、行幫爲主體的同鄉會館;四川的大多數會館,是入清以後由陝西、湖廣、江西、福建、廣東等省遷來的客民建立的同鄉移民會館。早期的會館絕大部分設於北京。這一時期的北京會館,主要以地域關係作爲建館的基礎,是一種同鄉組織,與工商業者絕少關係。明中葉以後 ,具有工商業性質的會館大量出現,會館制度開始從單純的同鄉組織向工商業組織發展。後期的工商業會館還可能同中國古代的綱運制度有着淵源關係。明代後期,工商性質的會館雖佔很大比重,但這些工商業會館仍保持着濃厚的地域觀念,絕大多數仍然是工商業者的同鄉行幫會館。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灰罐
      2. 灰管
      3. 灰礶
      4. 隳官
      5. 灰琯
      6. 慧觀
      7. 諱門
      8. 篲箒
      9. 繪聲寫影
      10. 諱過稱善
      11. 慧覺
      12. 慧鑑
      13. 弦管
      14. 微管
      15. 分管
      16. 氣管
      17. 三寸弱管
      18. 星管
    相關詞語
      1. 會期
      2. 會喪
      3. 會悟
      4. 會聖
      5. 會當
      6. 會銜
      7. 閉會
      8. 龍會
      9. 敍會
      10. 臺灣世界展望會
      11. 中選會
      12. 題名會
      13. 館院
      14. 館眞
      15. 館穀
      16. 館授
      17. 館僚
      18. 館券
      19. 鴉片館
      20. 游館
      21. 舞館
      22. 馬館
      23. 閒館
      24. 六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