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ài

ㄞˋ

部首 日

部外 13

總筆畫 17

簡體 暧

暧 𣋞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6D6

左右结构

25113443454544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ept

abbe

kpwr

62047

拼音 ài

注音 ㄞˋ

部首 日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66D6筆順 25113443454544354

通

曖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曖

ài ㄞˋ

  1. 日光昏暗:~~。~昧(❶幽暗;❷態度、用意不明朗;❸行為不光明,不可告人)。
  2. 隱蔽。

英語 obscure, dim, ambiguous, vague

法語 voilé (soleil)​,couvert (ciel)​,obscurci,obscur,clandestin,douteux

© 漢典

曖 國語辭典

曖ㄞˋài
形
  1. 昏暗、不明。如:「幽曖」、「關係曖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皇世三墳,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歲歷綿曖,條流紛糅。」

© 漢典
【辰集上】【日】 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曖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曖·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五音集韻】烏代切,音愛。【玉篇】晻曖,暗貌。

又【易·豐卦】豐其蔀。【註】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後漢·申屠蟠傳】甘是堙曖。【註】曖猶翳也。

又【晏子·春秋】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曖曖。【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註】曖曖,昏昧貌。

又【韻補】叶許旣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

© 漢典

曖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Ąi˥˧ 日语读音 KURAI韩语罗马 AY现代韩语 애越南语 áy

客家话 [宝安腔] oi5 [梅县腔] oi5 [台湾四县腔] oi5 [客英字典] oi5 [海陆腔] oi5 [客语拼音字汇] ai4 oi4粤语 oi2 oi3潮州话 ai2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泰韻 去聲 藹小韻 於蓋切 一等 開口;影母 代韻 去聲 愛小韻 烏代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沒部 ;王力系统:影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曖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暧
𣋞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譺(ai4)
    2. 嫒(ai4)
    3. 僾(ai4)
    4. 暧(ai4)
    5. 碍(ai4)
    6. 馤(ai4)
    7. 㘷(ai4)
    8. 薆(ai4)
    9. 䔽(ai4)
    10. 爱(ai4)
    11. 艾(ai4)
    12. 叆(ai4)
同部首
    1. 暂
    2. 晴
    3. 㬲
    4. 㫗
    5. 旷
    6. 暸
    7. 暙
    8. 晨
    9. 晿
    10. 里
    11. 昿
    12. 暏
同筆畫
    1. 㿎
    2. 穟
    3. 鬁
    4. 襆
    5. 嚝
    6. 薷
    7. 霞
    8. 濟
    9. 薶
    10. 䩪
    11. 蟞
    12. 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