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àn

ㄢˋ

部首 日

部外 9

總筆畫 13

晻 隌 𣆛 𣈇 闇 𠽨 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697

左右结构

25114143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ujg

ayta

ksk

60061

拼音 àn

注音 ㄢˋ

部首 日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6697筆順 2511414312511

常 通 標

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暗

àn ㄢˋ

  1. 不亮,沒有光,與“明”相對:黑~。~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慘)。陰~。~無天日。
  2. 不公開的,隱藏不露的:~藏。~號。~殺。~娼。~溝。~含(做事、說話包含某種意思而未明白說出)。~流(a.流動的地下水;b.喻潛伏的思想傾向或社會動態)。明察~訪。
  3. 愚昧,糊塗:~昧。~弱(愚昧軟弱)。兼聽則明,偏信則~。

英語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德語 dunkel, finster (Adj)​,geheim, heimlich (Adj)​,unheimlich (Adj)

© 漢典

暗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暗 àn

〈形〉

(1) (形聲。從日,音聲。本義:昏暗)

(2) 同本義。與“明”相對 [dim;dark;dull]

暗,日無光也。——《說文》

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時光暗,故大。——《論衡·說日》

體之感何自起?曰,起於遠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圖畫》

(3) 又如:昏暗(光線不足);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尋找探索)

(4) 昏昧,愚昧;不明白 [dull;stupid;unclear]

上暗則政險。——《荀子·天率》

(5) 又如:闇昧(真假不明;曖昧,含糊不清);暗主(昏庸的君主)

(6) 隱祕 [hidden;secret]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7) 又如:暗記兒;暗號

(8) 地下 [underground]。如:暗河;暗溝(地下的排水溝)

詞性變化

◎ 暗 àn

〈副〉

(1) 默默地[do not say a word;keep silent]

暗算鄉程隔數州,欲歸無計淚空流。——杜荀鶴《旅寓詩》

孺人半夜覺寢,促有光闇誦。—— 歸有光《先妣事略》

(2) 又如:闇誦(默誦,背誦);暗數(默默記數);暗寫(默寫)

(3) 祕密;暗中 [in secret]

曹節王甫,暗殺太后。——《後漢書·宦者傳》

孤犬無猛噬,長箭不暗射。——元好問《驅豬行》

◎ 暗 àn

〈名〉

(1) 天黑 [darkness]

車駕逼暗乃還,漏已盡。——《晉書·職官志》

(2) 黑夜 [night]。如:暗夜(黑夜);暗風(黑夜的風)

◎ 暗 àn

〈動〉

使昏暗 [gloom;cloud]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風》

常用詞組


暗暗暗藏暗娼暗場暗潮暗沉沉暗處暗淡暗地,暗地裏暗度陳倉,暗渡陳倉暗訪暗害暗號暗話暗記暗記暗箭暗礁暗裏暗碼暗器暗槍暗殺暗傷暗哨暗示暗事暗室欺心暗送秋波暗算暗鎖暗灘暗探暗無天日暗線暗香暗箱暗想暗笑暗星雲暗語暗中暗自
© 漢典

暗 國語辭典

暗ㄢˋàn
形
  1. 不明亮的、光線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陰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簡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詞:「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

  2. 幽深、陰翳。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通「闇」。

  4. 不讓人知道的、不公開的。如:「暗號」、「明人不做暗事。」

  5. 無光澤的。宋·蘇軾〈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詞:「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

副
  1. 默不作聲的、隱密的。如:「暗殺」、「暗示」、「暗渡陳倉」。唐·韓偓〈無題〉詩:「明言終未實,暗祝始應真。」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三齣》:「寵固君心,暗中包藏計狡。」

名
  1. 不光明。如:「棄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動
  1. 光線變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漸漸暗了。」

© 漢典
【辰集上】【日】 暗·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暗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暗·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𠀤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

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

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

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 漢典
【卷七】【日】

暗 《说文解字》

【卷七】【日】
『說文解字』

日無光也。从日音聲。烏紺切

『說文解字注』

(暗)日無光也。集韵、類篇皆以晻暗爲一字。依許則義各殊。明之反當用晻。暗主謂日無光。眡?掌十煇之灋。五曰闇。鄭司農云。闇、日月食也。暗者正字。闇者叚借字也。引伸爲凡深沈不明之偁。从日。音聲。烏紺切。古音在七部。

© 漢典

暗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Ąn˥˧ 唐代读音 *qòm日语读音 KURAI YAMI韩语罗马 AM现代韩语 암越南语 ám

客家话 [东莞腔] am5 [台湾四县腔] am5 [梅县腔] am5 em3 [陆丰腔] am5 [客英字典] am5 [海陆腔] am5 [客语拼音字汇] am4 [沙头角腔] am5 [宝安腔] am5粤语 am3 ngam3

近代音 影母 監鹹韻 去聲 暗小空;中古音 影母 勘韻 去聲 暗小韻 烏紺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覃部 ;王力系统:影母 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暗」 說文‧日部「暗」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晻
隌
𣆛
𣈇
闇
𠽨
𪿠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㟁(an4)
    2. 錌(an4)
    3. 㱘(an4)
    4. 案(an4)
    5. 屽(an4)
    6. 咹(an4)
    7. 胺(an4)
    8. 洝(an4)
    9. 㸩(an4)
    10. 堓(an4)
    11. 岸(an4)
    12. 儑(an4)
同部首
    1. 昃
    2. 㫸
    3. 晇
    4. 暜
    5. 晏
    6. 昮
    7. 昛
    8. 曞
    9. 㬃
    10. 昺
    11. 㫦
    12. 㫡
同筆畫
    1. 㮖
    2. 睖
    3. 锖
    4. 禁
    5. 㰻
    6. 遢
    7. 腦
    8. 痿
    9. 鉖
    10. 㩀
    11. 𠌴
    12. 嵮
小學古詩詞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梅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游山西村》
初中古詩詞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唐·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 《游山西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