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春節

拼音 chūn jié

注音 ㄔㄨㄣ ㄐㄧㄝ ˊ

春節 詞語解釋

解釋

◎ 春節 chūnjié

(1) [the Spring Festival]∶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盛大節日

(2) [spring]∶春季

-----------------
國語辭典
春節chūn jié ㄔㄨㄣ ㄐㄧㄝˊ
  1. 傳統節慶之一。舊時指立春,民國以來指農曆正月初一。

英語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德語 Chinesisches Neujahrsfest (wörtlich /Frühlingsfest/)​ (S)​

法語 Nouvel an chinois, Fête du printemps

© 漢典

春節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春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 春節,即農曆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演變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着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纔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着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 百節年爲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春結
      2. 鶉結
      3. 純潔
      4. 淳絜
      5. 春結
      6. 純絜
      7. 醇潔
      8. 椿靈
      9. 椿皮
      10. 椿壽
      11. 椿象
      12. 輴車
      13. 輴輴
      14. 攻訐
      15. 穿結
      16. 蟠結
      17. 掉訐
      18. 闌截
      19. 蠲絜
    相關詞語
      1. 春旦
      2. 春耕
      3. 春嬌
      4. 春菢
      5. 春陰
      6. 春谷
      7. 進春
      8. 建溪春
      9. 玻瓈春
      10. 韶春
      11. 大地回春
      12. 分春
      13. 節婦坊
      14. 節義
      15. 節錄
      16. 節鼓
      17. 節龍
      18. 節稅
      19. 穿天節
      20. 潑水節
      21. 驅羊舊節
      22. 箕山之節
      23. 促節
      24. 天醫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