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ǐng

făng

ㄅㄧㄥˇ

ㄈㄤˇ

部首 日

部外 5

總筆畫 9

昉 昺 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61E

左右結構

25111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gmw

amob

kalo

61027

拼音 bǐng făng

注音 ㄅㄧㄥˇ ㄈㄤˇ

部首 日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661E筆順 251112534

昞 基本解釋

● 昞

bǐng ㄅㄧㄥˇ《廣韻》兵永切,上梗幫。


  1. 同「炳」。明,明亮。《法言•先知》:「知其道者其如視,忽眇緜作昞。」

● 昞

făng ㄈㄤˇ《集韻》甫兩切,上養非。


  1. 同「昉」。日初明。《集韻•養韻》:「昉,《説文》:『明也。』古作昞。」

英語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漢典】

昞 國語辭典

昞
  1. 「炳 」的異體字。

【漢典】
【辰集上】【日】 昞·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昞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 昞·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廣韻】兵永切【集韻】補永切,𠀤音丙。與炳同。亮也。【博雅】明也。

又【集韻】陂病切,音柄。義同。

又昉古作昞。註詳四畫。

【漢典】
【卷十】【火】

↳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昞”字頭,请參考“炳”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明也。从火丙聲。兵永切

《說文解字注》

(炳)朙也。易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从火丙聲。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漢典】

昞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ŋ˨˩˦ 日语读音 AKIRAKA韩语罗马 PYENG现代韩语 병

客家话 [梅县腔] biang3粤语 bing2 fong2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梗韻 上聲 丙小韻 兵永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唐部 ;王力系统:幫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炳」。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炳」 說文‧火部       「炳」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昉
昺
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琕(bing3)
    2. 屏(bing3)
    3. 鞞(bing3)
    4. 鉼(bing3)
    5. 昺(bing3)
    6. 稟(bing3)
    7. 棅(bing3)
    8. 饼(bing3)
    9. 寎(bing3)
    10. 屛(bing3)
    11. 鈵(bing3)
    12. 餠(bing3)
    13. 髣(fang3)
    14. 㧍(fang3)
    15. 䢍(fang3)
    16. 鶭(fang3)
    17. 昘(fang3)
    18. 眪(fang3)
    19. 瓬(fang3)
    20. 舫(fang3)
    21. 倣(fang3)
    22. 访(fang3)
    23. 仿(fang3)
    24. 昉(fang3)
同部首
    1. 簮
    2. 曟
    3. 㬕
    4. 旵
    5. 㫪
    6. 暋
    7. 旽
    8. 昙
    9. 暏
    10. 曭
    11. 㫤
    12. 㫵
同筆畫
    1. 㛎
    2. 垔
    3. 贰
    4. 柔
    5. 咺
    6. 迴
    7. 茶
    8. 勇
    9. 㛇
    10. 美
    11. 垯
    12. 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