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无中生有

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注音 ㄨˊ ㄓㄨㄥ ㄕㄥ ㄧㄡˇ

无中生有 詞語解釋

解釋

◎ 無中生有 wúzhōng-shēngyǒu

[make sth.out of nothing;be purely fabricated] 道家認爲自然界的物質來自視而不見的空間;把本來不存在的事說成確有其事

-----------------
國語辭典
無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 ㄨˊ ㄓㄨㄥ ㄕㄥ ㄧㄡˇ
  1. 道家指萬有生於虛。語本《老子.第四○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後多以無中生有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水滸傳.第三四回》:「量花榮如何肯反背朝廷?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官報私仇。」《孤本元明雜劇.度黃龍.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你還說嘴哩!」

© 漢典

无中生有 成語解釋

無中生有

【解釋】道家認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出處】《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示例】子息從來天數,原非人力能爲。最是~,堪令耳目新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

【近義詞】造謠生事、信口雌黃

【反義詞】確鑿無疑、鐵證如山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漢典

无中生有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無中生有 (漢語成語)

  • 無中生有:《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原文爲:“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也有的稱爲兵家)老子《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揭示了萬物第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係。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芜旷
      2. 吴梅
      3. 吴阊
      4. 梧鼠技穷
      5. 吴蔡
      6. 吴蜀
      7. 锡山四友
      8. 女朋友
      9. 腻友
      10. 竹马之友
      11. 文章四友
      12. 三酉
    相關詞語
      1. 无疵
      2. 无图
      3. 无听
      4. 无米为炊
      5. 无不达
      6. 无命
      7. 将无
      8. 得无
      9. 断无
      10. 之无
      11. 似有如无
      12. 不无
      13. 有蹄类
      14. 有神没气
      15. 有钱买得鬼推磨
      16. 有事
      17. 有目如盲
      18. 有嘴没舌
      19. 剩有
      20. 具有
      21. 豊有
      22. 应有尽有
      23. 妙有
      24. 居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