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ēn

ㄓㄣ

部首 斗

部外 9

總筆畫 13

㪸 酙 𣁱 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9F

左右结构

12211134544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wf|dwnf

tvyj

ecte

44700

拼音 zhēn

注音 ㄓㄣ

部首 斗 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659F筆順 1221113454412

次 通 標

斟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斟

zhēn ㄓㄣˉ

  1. 往杯盞裏倒飲料:~茶。~酒。
  2. 古代指精羹汁:廚人進~。

英語 to pour wine or tea into a cup; to gauge

德語 überlegen ,einschenken, gießen

法語 verser

© 漢典

斟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斟 zhēn

〈動〉

(1) (形聲。從鬥,甚聲。本義:用勺子舀取)

(2) 同本義 [ladle]

斟,勺也。——《說文》

斟,酌也。——《廣雅》

孔子窮乎 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呂氏春秋》

太行何艱哉,北斗不可斟。—— 唐· 顧況《遊子吟》

其御羊斟不與。——《左傳·宣公二年》

羊羹不斟,而宋國危。——《淮南子·鏐稱》

(3) 用壺倒酒或茶水 [pour]

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唐· 李白《悲歌行》

(4) 又如:斟酒;斟一杯水;斟瀉(傾注);斟茶;給她斟一杯酒

(5) 考慮,考慮好壞,比較長短 [consider]

斟量功伐。——《顏氏家訓·省事》

(6) 又如:斟酌損益(仔細考慮,反覆商討,以決定增減、興革);斟勺(考慮,吸取);斟裁(斟酌決定);斟量(酌量;估量)

詞性變化

◎ 斟 zhēn

〈名〉

(1) 湯汁,羹汁 [soup]

斟,汁也。——《方言三》

廚人進斟,因反斗以擊代王,殺之。——《史記·張儀列傳》

(2) 古國名 [Zhen state]。相傳爲夏同姓諸侯之國

常用詞組


斟酌斟酌損益
© 漢典

斟 國語辭典

斟ㄓㄣzhēn
動
  1. 注入、添加。如:「斟酒」、「斟茶」。唐·李白〈悲歌行〉:「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

  2. 滴。宋·范成大〈宜齋雨中〉詩:「映竹千絲舞,垂簷一線斟。」

  3. 審度、考慮。參見「斟酌 」條。

  4. 姓。如漢代有斟尚。

名
  1. 飲料、汁液。《史記·卷七○·張儀傳》:「於是酒酣樂,進熱啜,廚人進斟,因反斗以擊代王,殺之,王腦塗地。」

© 漢典
【卯集下】【斗】 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斟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斗】 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廣韻】職深切【集韻】【韻會】【正韻】諸深切,𠀤音針。【說文】勺也。【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註】斟,勺也。

又【周語】而後王斟酌也。【註】斟,取也。

又【後漢·馮衍傳】意斟愖而不澹。【註】斟愖,猶遲疑也。

又【揚子·方言】斟,益也。【註】言斟酌而益之。

又【玉篇】計也。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滅斟灌及斟尋氏。【註】二國,夏同姓諸侯,仲康之子。

又姓。【姓氏急就篇】漢博士斟尚。

© 漢典
【卷十四】【斗】

斟 《说文解字》

【卷十四】【斗】
『說文解字』

勺也。从斗甚聲。職深切

『說文解字注』

(斟)勺也。勺玉篇、廣韵作酌。按許以盛酒行觴爲?。則水漿不曰酌。枓曰勺。用枓挹注亦曰勺。詩。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則勺?古通也。勺之謂之斟。引申之盛於勺者亦謂之斟。方言。斟、汁也。北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斟。左傳羊斟不與、趙世家張儀列傳廚人進斟是也。又引申之。凡增益謂之斟。方言曰。斟、益也。南楚凡相益而又少謂之不斟。凡病少愈而加劇亦謂之不斟。或謂之何斟。言雖少損無所益也。勺之斟之、多少在已。故凡處分曰斟勺。今多用斟?。○左傳。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此羊斟謂羊汁也。宋世家說此事云。華元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可以證左傳之解矣。傳當本作其御羊羊斟不與。上羊其名也。故字叔牂。君子謂羊斟非人也。其羊斟之謂乎。二斟字衍文。淮南子作羊羹。不斟謂不益也。吕覽察微篇羊斟爲人名。亦是淺人增斟也。从斗。甚聲。職深切。七部。

© 漢典

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ən˥ 唐代读音 jim日语读音 KUMU KUMIKAWASU韩语罗马 CIM现代韩语 짐越南语 châm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zim1 [沙头角腔] zim1 [客英字典] z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梅县腔] zhim1 [陆丰腔] zim1 [海陆腔] zhim1 [宝安腔] zim1 [东莞腔] zim1粤语 zam1

近代音 照母 侵尋韻 平聲陰 針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侵韻 平聲 斟小韻 職深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覃部 ;王力系统:章母 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斟」 說文‧斗部「斟」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㪸
酙
𣁱
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瑧(zhen1)
    2. 澵(zhen1)
    3. 真(zhen1)
    4. 槙(zhen1)
    5. 胗(zhen1)
    6. 幀(zhen1)
    7. 碪(zhen1)
    8. 椹(zhen1)
    9. 祯(zhen1)
    10. 嫃(zhen1)
    11. 樼(zhen1)
    12. 禛(zhen1)
同部首
    1. 㪻
    2. 斣
    3. 斘
    4. 㪺
    5. 斞
    6. 斢
    7. 㪳
    8. 㪶
    9. 斗
    10. 㪸
    11. 㪵
    12. 㪷
同筆畫
    1. 䢤
    2. 雎
    3. 蓮
    4. 𠁍
    5. 禁
    6. 䖺
    7. 㬄
    8. 愷
    9. 嗬
    10. 慀
    11. 寜
    12. 寘
初中古詩詞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