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ū

ㄑㄩ

部首 攴

部外 11

總筆畫 15

𢿛 毆 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57A

左右結構

12512512515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kkc

srye

hjix

71747

拼音 qū

注音 ㄑㄩ

部首 攴 部外 11總筆劃 15

基本區 657A筆順 125125125152154

敺 基本解釋

● 敺

qū ㄑㄩˉ


  1. 同「驅」。

英語 expel, drive away; beat, assault

德語 ausschließen, ausstoßen

法語 expulser,pousser

【漢典】

敺 國語辭典

敺ㄑㄩqū
動
  1. 驅逐、驅趕。《孟子·離婁上》:「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漢·賈誼〈說積貯〉:「今敺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同「驅 」。

敺ㄡōu
動
  1. 捶擊。《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傳》:「後數復敺傷郎,夜私出宮。」同「毆 」。

【漢典】
【卯集下】【攴】 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敺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敺·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玉篇】古文驅字。【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敺疫。【前漢·鼂錯傳】敺略畜產。【註】師古曰:敺與驅同。【佩觽集】以毆擊之毆爲敺,逐其順,非有如此者。

【漢典】
【】【】

敺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驅。从攴。攴者、小擊也。今之扑字。鞭、箠、策所以施於馬而驅之也。故古文从攴。引伸爲凡駕馭追逐之偁。周禮。以靈𡔷敺之。以炮土之𡔷敺之。孟子。爲淵敺魚。爲叢敺爵。爲湯武敺民。皆用古文。其實皆可作驅。與殳部之毆義別。
【漢典】

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日语读音 KAAKERU KAARU

客家话 [宝安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eu1 [海陆腔] ki1粤语 au2 keoi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虞韻 平聲 區小韻 豈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敺」 多友鼎西周晚期集成2835「敺」 說文古文「敺」 睡.日甲157背「敺」
「驅」 說文‧馬部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𢿛
毆
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𠙴(qu1)
    2. 魼(qu1)
    3. 髷(qu1)
    4. 鰸(qu1)
    5. 阹(qu1)
    6. 䏣(qu1)
    7. 焌(qu1)
    8. 鱋(qu1)
    9. 區(qu1)
    10. 躯(qu1)
    11. 䓚(qu1)
    12. 駆(qu1)
同部首
    1. 㪢
    2. 㪅
    3. 㪡
    4. 敊
    5. 㪋
    6. 㪀
    7. 㪁
    8. 㩿
    9. 㪭
    10. 敥
    11. 㪌
    12. 㪧
同筆畫
    1. 𠎹
    2. 箰
    3. 䊚
    4. 蝔
    5. 噈
    6. 镐
    7. 躻
    8. 䬿
    9. 罸
    10. 㯒
    11. 璄
    12. 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