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yì

ㄧˋ

部首 攴

部外 8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61

左右结构

25113533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qrc

ahye

krix

61247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攴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6561筆順 251135332154

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敡

yì ㄧˋ

  1. 輕侮;怠慢。
  2. 改變;變易。

英語 rebuke

© 漢典
【卯集下】【攴】 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敡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敡·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以豉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易。【說文】侮也。【佩觽集】敡,攺也。與敭字不同。【集韻】通作易。【篇海】說也。輕𥳑爲敡。

© 漢典
【卷三】【攴】

敡 《说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侮也。从攴从易,易亦聲。以豉切

『說文解字注』

(敡)侮也。此與人部㑥義略同。从攴。从易。易亦聲。以豉切。十六部。

© 漢典

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ANADORU韩语罗马 I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敡」 𤼈盨西周中期集成4463「敡」 說文‧攴部「敡」
「敡」 元年師史簋西周晚期集成4279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绎(yi4)
    2. 䦴(yi4)
    3. 懿(yi4)
    4. 㙯(yi4)
    5. 勩(yi4)
    6. 㲼(yi4)
    7. 悒(yi4)
    8. 艗(yi4)
    9. 意(yi4)
    10. 㝣(yi4)
    11. 鈠(yi4)
    12. 䄿(yi4)
同部首
    1. 㪭
    2. 㪥
    3. 敤
    4. 敁
    5. 㪊
    6. 㪬
    7. 㪟
    8. 敮
    9. 㪧
    10. 㪛
    11. 㪘
    12. 敽
同筆畫
    1. 焧
    2. 𠍔
    3. 攲
    4. 氮
    5. 軺
    6. 揯
    7. 裐
    8. 喇
    9. 湇
    10. 焮
    11. 軶
    12. 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