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ān

ㄅㄢ

部首 攴

部外 4

總筆畫 8

頒 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3D

左右结构

3453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vty

chok

oymo

88240

拼音 bān

注音 ㄅㄢ

部首 攴 部外 4總筆劃 8

統一碼 653D筆順 34533134

攽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攽

bān ㄅㄢˉ

  1. 分。
  2. 古同“頒”,發佈:“命~而孝聞死矣。”
© 漢典

攽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攽 bān

〈動〉

(1) (會意。從攴、從分,分亦聲。本義:分發)

(2) 同本義 [divide]

攽,分也。——《說文》

乃惟孺子攽。——《書·洛誥》

(3) 頒佈 [promulgate;issue]

經傳皆以頒以班爲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 漢典
【卯集下】【攴】 攽·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攽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 攽·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布還切【集韻】逋還切,𠀤音班。【說文】分也。【書·洛誥】乃惟孺子,頒朕不暇。○按書古文,訓頒作攽。

又【廣韻】府巾切【集韻】【韻會】悲巾切,𠀤音彬。義同。

又【博雅】攽,減也。

又【類篇】气分也。亦作𠚼。 【說文】从攴作攽。攽字原从攴作。

© 漢典
【卷三】【攴】

攽 《说文解字》

【卷三】【攴】
『說文解字』

分也。从攴分聲。《周書》曰:“乃惟孺子攽。”亦讀與彬同。布還切

『說文解字注』

(攽)分也。从攴。分聲。此形聲包會意。周書曰。乃惟孺子攽。雒誥文。今尙書作頒。葢孔安國以今文字易之。周禮亦作頒。當是攽爲正字。頒爲假借字。鄭司農云。頒讀爲班布之班。據許所偁古文則當云頒當爲攽。不爾者漢時攽字不行也。馬注尙書。頒猶分也。云猶者、頒訓大。大則必分。非可徑訓分也。故云猶。讀與虨同。分聲彬聲本皆在十三部。徐仙民於周禮頒音墳、於書音甫云反是也。音轉入十四部。布還切。

© 漢典

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Ąn˥ 日语读音 WAKERU韩语罗马 PAN现代韩语 반

客家话 [海陆腔] ban1 bin1 [客英字典] ban1 bin1 [台湾四县腔] ba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粤语 baan1 ban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眞韻 平聲 彬小韻 府巾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痕部 ;王力系统:幫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曾8「攽」 說文‧攴部「攽」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頒
𠚼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𠔀(ban1)
    2. 螌(ban1)
    3. 班(ban1)
    4. 瘢(ban1)
    5. 斑(ban1)
    6. 朌(ban1)
    7. 癍(ban1)
    8. 辬(ban1)
    9. 頒(ban1)
    10. 褩(ban1)
    11. 搬(ban1)
    12. 般(ban1)
同部首
    1. 敎
    2. 敨
    3. 敷
    4. 敞
    5. 敛
    6. 敏
    7. 斃
    8. 敝
    9. 敏
    10. 敖
    11. 攻
    12. 敔
同筆畫
    1. 臥
    2. 垈
    3. 殴
    4. 妾
    5. 坪
    6. 岸
    7. 典
    8. 㐛
    9. 的
    10. 杬
    11. 𠕙
    12. 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