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ì

luǒ

ㄌㄧˋ

ㄌㄨㄛˇ

部首 手

部外 21

總筆畫 2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52D

左右结构

121551353334251214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xej

qvoi

dzii

57036

拼音 lì luǒ

注音 ㄌㄧˋ ㄌㄨㄛˇ

部首 手 部外 21總筆劃 24

統一碼 652D筆順 121551353334251214251214

攭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攭

lì ㄌㄧˋ

     ◎ (雲氣)旋轉:“忽兮其極之遠也,~兮其相逐而反也。”

其它字義


● 攭

luǒ ㄌㄨㄛˇ

     ◎ (鳥類)沒有羽毛的樣子。

© 漢典

攭 國語辭典

攭ㄌㄧˋlì
形
  1. 雲氣旋轉的樣子。《荀子·賦》:「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

攭ㄌㄨㄛˇluǒ
形
  1. 沒有羽毛。《字彙·手部》:「攭,無毛羽貌。」

© 漢典
【卯集中】【手】 攭·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1

攭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攭·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1

【韻會】【正韻】𠀤魯果切,音裸。無毛羽貌。【荀子·賦篇】攭攭兮其狀,屢化如神。或作㒩。

又【正韻】力霽切,音例。分判也。【荀子·賦篇】攭兮其相逐而反也。【註】與劙同。言雲或分散,相逐而還於山。

© 漢典

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luo˨˩˦

粤语 lai5

韵书
© 漢典

攭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詈(li4)
    2. 鬁(li4)
    3. 勵(li4)
    4. 浰(li4)
    5. 慄(li4)
    6. 历(li4)
    7. 蚸(li4)
    8. 蛎(li4)
    9. 䰜(li4)
    10. 䇐(li4)
    11. 莅(li4)
    12. 枥(li4)
    13. 癳(luo3)
    14. 倮(luo3)
    15. 瘰(luo3)
    16. 㱻(luo3)
    17. 㩡(luo3)
    18. 裸(luo3)
    19. 臝(luo3)
    20. 㵣(luo3)
    21. 剆(luo3)
    22. 𠆁(luo3)
    23. 䙨(luo3)
    24. 㰁(luo3)
同部首
    1. 抠
    2. 㨡
    3. 㨥
    4. 撨
    5. 㧒
    6. 挌
    7. 㧏
    8. 扬
    9. 抺
    10. 㨲
    11. 摞
    12. 攧
同筆畫
    1. 欓
    2. 虉
    3. 䠯
    4. 䵄
    5. 㶟
    6. 韥
    7. 靄
    8. 鼉
    9. 鱡
    10. 䤘
    11. 鷿
    12. 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