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 基本解釋
撓 國語辭典
攪擾、阻擾。如:「阻撓」。《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屈服、屈曲。如:「屈撓」、「百折不撓」。《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唐韻】奴巧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𠀤鐃上聲。【說文】擾也。【釋名】物繁則相雜撓也。【左傳·成十三年】撓亂我同盟。【註】乃卯反。或作摎。
又【說文】一曰捄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尼交切,音鐃。抓也,搔也,亦擾也。
又屈也。【孟子】不膚撓。【趙岐註】讀平聲。或作𢪼。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敎切,音鬧。義同。【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撓敗。【史記·酷吏傳】所愛者,撓法活之。【前漢·劉向傳】不撓衆枉。
又【唐韻】呼毛切【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𠀤音蒿。攪也。【前漢·鼂錯傳】匈奴之衆易撓亂也。【註】火高反,其字从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爾紹切,音繞。亦屈也。與揉同。
又【集韻】【韻會】𠀤人要切,饒去聲。纏也。與繞同。【史記·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繳繞。或作撓。
又【集韻】馨幺切,音嘵。撓挑,宛轉也。【正字通】撓橈,从手从木,古互通。與鐃从金,音同義異。
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ɑu˧˥ 唐代读音 nǎu日语读音 TAWAMERU MIDARERU MIDASU韩语罗马 YO现代韩语 요越南语 nhéo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nau3 [台湾四县腔] nau2 ngiau2 nau3 neu1 [客英字典] nau2 [海陆腔] nau2 ngiau2 nau3 neu1 [梅县腔] nau2 ngiau3 [东莞腔] jau3 [宝安腔] ngiau2 lau2粤语 naau4 naau5潮州话 nau1
近代音 泥母 蕭豪韻 平聲陽 猱小空;泥母 蕭豪韻 上聲 撓小空;中古音 曉母 豪韻 平聲 蒿小韻 呼毛切 一等 開口;孃母 巧韻 上聲 㺒小韻 奴巧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豪部 ;泥母 豪部 ;王力系统:泥母 宵部 ;泥母 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