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zhī

ㄓ

部首 手

部外 10

總筆畫 13

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418

左右结构

121121335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ftj

qjpa

dbrk

54061

拼音 zhī

注音 ㄓ

部首 手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6418筆順 1211213352511

搘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搘

zhī ㄓˉ

     ◎ 古同“支”,支撐。

英語 prop

德語 abstützen

法語 soutenir

© 漢典

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搘 zhī

〈動〉

(1) 同“支”。支撐 [support]

越婦搘機, 吳蠶作繭。—— 李賀《春晝》

(2) 又如:搘頤(以手託頰)

© 漢典

搘 國語辭典

搘ㄓzhī
動
  1. 支撐。如:「以木搘牆」、「以手搘頤」。唐·李賀〈春晝〉詩:「越婦搘機,吳蠶作繭。」清·秋瑾《秋瑾女俠遺集·詩·題芝龕記》:「曾有威名振九州,搘撐乾坤女土司。」

© 漢典
【卯集中】【手】 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搘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搘·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正韻】旨而切,音支。搘捂也。【唐書·南詔傳】初鳳迦異築柘東城,諸葛亮石刻故在,文曰:𥓓卽仆,常以石搘捂。亦作枝。

又作支。別从木作榰。

© 漢典
【卷三】【支】

支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搘”字頭,請參考“支”字:)
【卷三】【支】
『說文解字』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屬皆从支。𢺶,古文支。章移切

『說文解字注』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此於字形得其義也。章移切。十六部。凡支之屬皆从支。


(𠦙)古文支。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

© 漢典

搘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SASAER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梅县腔] tje1 [海陆腔] zhi1粤语 zi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搘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支」 說文古文「支」 睡.法25「搘」
「支」 說文‧支部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椥(zhi1)
    2. 秓(zhi1)
    3. 吱(zhi1)
    4. 鳷(zhi1)
    5. 只(zhi1)
    6. 呮(zhi1)
    7. 蘵(zhi1)
    8. 鴲(zhi1)
    9. 氏(zhi1)
    10. 祬(zhi1)
    11. 隻(zhi1)
    12. 蜘(zhi1)
同部首
    1. 㨹
    2. 报
    3. 拐
    4. 㧣
    5. 攒
    6. 撂
    7. 抟
    8. 捾
    9. 搬
    10. 拺
    11. 扣
    12. 攑
同筆畫
    1. 畵
    2. 溼
    3. 亂
    4. 㑻
    5. 䖓
    6. 㟿
    7. 畸
    8. 雍
    9. 禔
    10. 䙀
    11. 鹋
    12. 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