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搗衣

拼音 dǎo yī

注音 ㄉㄠˇ ㄧ

搗衣 詞語解釋

解釋

◎ 搗衣 dǎoyī

[beat clothes when washing] 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將洗過頭次的髒衣放石板上捶擊,去渾水,再清洗

-----------------
國語辭典
搗衣dǎo yīㄉㄠˇ ㄧ
  1. 用杵捶打生絲以去蠟,使生絲柔白而富有彈性,而能裁成衣物。也作「搗練」、「擣衣」。

  2. 以杵捶擊衣物使乾淨。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夜搗衣聲,飛度長門城。」《老殘遊記.第三回》:「走著看著,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 上搗衣。」也作「擣衣」。

  3. 樂曲名。為琴曲。相傳為唐代潘庭堅所作。古代秋涼時,家家婦女為親人趕冬衣而搗衣,故樂曲以表現婦女對遠方親人思念的情感為主。或稱為〈搗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搗衣〉。

英語 to launder clothes by pounding

© 漢典

搗衣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搗衣 (中國古代民俗)

  • 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爲“搗衣”。多於秋夜進行。在古典詩詞中,淒冷的砧杵聲又稱爲“寒砧”,往往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擣衣
      2. 倒衣
      3. 蹈義
      4. 道義
      5. 道藝
      6. 道一
      7. 倒衣
      8. 導譯
      9. 導師制
      10. 導爆索
      11. 島嶼
      12. 導引系統
      13. 導翊
      14. 倒亂
      15. 從一
      16. 長揖
      17. 酒病酒藥醫
      18. 世醫
      19. 疾醫
      20. 負依
    相關詞語
      1. 搗羅
      2. 搗鬼弔白
      3. 搗枕搥床
      4. 搗蛋鬼
      5. 搗騰
      6. 搗大
      7. 鬼搗
      8. 磕頭如搗
      9. 估搗
      10. 直搗
      11. 憂心如搗
      12. 捶搗
      13. 衣櫥
      14. 衣錦之榮
      15. 衣帛食肉
      16. 衣鉢
      17. 衣冠優孟
      18. 衣饟
      19. 鶴衣
      20. 曝衣
      21. 隆中布衣
      22. 豊衣
      23. 黲衣
      24. 裁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