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uán

ㄩㄢˊ

部首 手

部外 9

總筆畫 12

愋 爰 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3F4

左右结构

12134431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efc|regc

qbme

dpgx

52047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部首 手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63F4筆順 121344311354

常 通 標

援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援

yuán ㄩㄢˊ

  1. 牽引:攀~。~之以手。
  2. 幫助,救助:支~。~外。~助。~軍。~救。增~。孤立無~。
  3. 引用:~用。~引。~據。
  4. 執,持:~筆(拿起筆來寫,如“~~而書”)。

英語 aid, assist; lead; cite

德語 anführen, zitieren (V)​,etw. halten, ein Stift halten, seine Hände austrecken (V)​,helfen, assistieren, unterstützen, jdm. Beistand leisten (V)​,sich mit seinen Händen nach oben ziehen (V)

法語 tenir,secourir,aider,citer

© 漢典

援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援 yuán

〈動〉

(1) (形聲。從手,爰( yuán )聲。本義:拉,引)

(2) 同本義 [pull by hand]

援,引也。——《說文》

無然畔援。——《詩·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禮記·緇衣》

不援上。——《禮記·中庸》

男女授受不親,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閒話》

右撫劍,左援帶,命驅之出。——《左傳》

(3) 又如:援及(動起);援推(引之使來,推之使去)

(4) 攀援 [climb]

猱蝯善援。——《爾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呂氏春秋·下賢》

夫爲四鄰之援。——《國語·魯語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難》

石崖側削則援崖。——《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5) 又如:援系(猶攀附。舊謂求婚之謙詞)

(6) 擢拔,引進推薦 [promote]

某官異材秀出,博學名家,…今乃援而進之,論者惜其晚矣。——蘇軾《答曾舍人啓》

(7) 又如:援進(提拔任用);援拾(提攜收錄)

(8) 引用 [cite;quote]

援赦減等。——清· 方苞《獄中雜記》

(9) 又如:援納(援例納銀捐官);援例(清朝規定捐一定數額的銀子,可得到官職或監生資格);援例監(按照常規捐錢取得國子監監生的資格);有例可援;援驗(引證)

(10) 拯救,相救 [rescue;save]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11)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幫助);援應(聲援接應)

(12) 執持,持 [hold]。如:援旌(執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執旗穿甲);援持(執持)

詞性變化

◎ 援 yuán

〈名〉

(1) 助,救助 [aid]

爲卿後援。——《資治通鑑》

蓋失強援。——宋· 蘇洵《六國論》

(2) 籬笆 [hedge;fence]

好事者憐之,編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鬆》

常用詞組


援筆援筆成章援兵援古證今援建援救援軍援例援外援疑質理援引援用援助
© 漢典

援 國語辭典

援ㄩㄢˊyuán
動
  1. 拉、牽引。《詩經·大雅·皇矣》:「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周書·卷一九·達奚武傳》:「攀藤援枝,然後得上。」

  2. 引進。《禮記·儒行》:「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宋·蘇軾〈答曾舍人啟〉:「某官異材秀出,博學名家,……今乃援而進之,論者惜其晚矣。」

  3. 引用。如:「援驗」。晉·郭璞〈爾雅序〉:「事有隱滯,援據徵之。」唐·劉洎〈諫詰難臣寮上言書〉:「飾辭以析其理,援古以排其議。」

  4. 持、拿。《左傳·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韓非子·內儲說下》:「援礪砥刀,利猶干將也。切肉肉斷,而髮不斷。」

  5. 救助。如:「援救」、「支援」。《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

© 漢典
【卯集中】【手】 援·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援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援·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說文】引也。【詩·大雅】無然畔援。【疏】畔是違道,援是引取。【又】以爾鉤援。【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疏】援卽引也。【禮·儒行】舉賢援能。

又【廣雅】牽也。【增韻】拔也。【禮·中庸】在下位不援上。【註】援謂牽持之也。【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又刃之直而上達曰援。【周禮·冬官考工記】戈廣二寸,援四之。【註】援長八寸,直刃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干眷切,音院。救助也,接也。【魯語】爲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註】所攀援以爲助也。

又【集韻】于願切,遠去聲。引持也。【晉語】侏儒不可使援。【註】侏儒短者,不可使抗援。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玩切,音換。與愌同。怑愌,不順也。一曰拔扈。【詩·大雅·畔援箋】猶拔扈也。○按與傳疏義別。

© 漢典
【卷十二】【手】

援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引也。从手爰聲。雨元切

『說文解字注』

(援)引也。大雅。以爾鉤援。毛傳。鉤援、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又無然畔援。傳曰。無是畔道。無是援取。从手。爰聲。雨元切。十四部。

© 漢典

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hiuæn日语读音 TASUKERU HIKU TASUKE韩语罗马 WEN现代韩语 원越南语 viện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腔] ren2 ren1 [客英字典] jen1 [宝安腔] jen1 [东莞腔] jen2粤语 jyun4 jyun6 wun4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元小空;影母 先天韻 去聲 院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元韻 平聲 𡋡小韻 雨元切 三等 合口;喻云母 線韻 去聲 瑗小韻 王眷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寒部 ;匣母 寒部 ;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匣母 元部 ;匣母 元部 ;匣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援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援」 說文‧手部「援」 睡.法101「援」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愋
爰
𠋠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圓(yuan2)
    2. 邧(yuan2)
    3. 元(yuan2)
    4. 㥳(yuan2)
    5. 源(yuan2)
    6. 酛(yuan2)
    7. 溒(yuan2)
    8. 湲(yuan2)
    9. 榞(yuan2)
    10. 厡(yuan2)
    11. 緣(yuan2)
    12. 員(yuan2)
同部首
    1. 摞
    2. 搈
    3. 㨷
    4. 抯
    5. 搗
    6. 㩝
    7. 㨄
    8. 挻
    9. 抽
    10. 捴
    11. 扱
    12. 搠
同筆畫
    1. 㖶
    2. 储
    3. 䀴
    4. 萭
    5. 媃
    6. 㗈
    7. 傒
    8. 傃
    9. 蒊
    10. 詃
    11. 椥
    12. 暂
小學古詩詞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詩詞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