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ùn

ㄏㄨㄣˋ

部首 手

部外 8

總筆畫 11

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38D

左右結構

12125111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jxx

qapp

dkrr

56012

拼音 hùn

注音 ㄏㄨㄣˋ

部首 手 部外 8總筆劃 11

基本區 638D筆順 12125111535

掍 基本解釋

● 掍

hùn ㄏㄨㄣˋ


  1. 同「混」,同;混合:「乘雲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成。」
  2. 縫紉東西滾邊;緣邊。
【漢典】
【卯集中】【手】 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掍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掍·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𠀤古本切,音袞。【說文】同也。

又【唐韻】胡本切【集韻】【韻會】戸袞切,𠀤音混。義同。【揚子·方言】宋衞之閒曰綷,或曰掍。東齊曰醜。【班固·西都賦】掍建章而連外屬。【註】與混同。【王褒·洞簫賦】帶以象牙,掍其會合。【註】帶猶飾也,飾之象牙,同於會合之處。

又【揚雄·甘泉賦】薌呹肸以掍根。【註】振起眾根。 【集韻】或作𣬑。

【漢典】
【卷十二】【手】

掍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同也。从手昆聲。古本切

《說文解字注》

(掍)同也。方言。掍、同也。宋衞之閒或曰掍。漢人賦多用掍字。从手。昆聲。古本切。十三部。

【漢典】

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ən˥˧

客家话 [梅县腔] gun3 [海陆腔] gun3 [客英字典] gwun3 [台湾四县腔] gun3粤语 gwan2 wan6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混韻 上聲 混小韻 胡本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痕部 ;王力系统:匣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掍」 說文‧手部「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倱(hun4)
    2. 俒(hun4)
    3. 䚠(hun4)
    4. 㯻(hun4)
    5. 䛰(hun4)
    6. 婫(hun4)
    7. 觨(hun4)
    8. 䅱(hun4)
    9. 諢(hun4)
    10. 尡(hun4)
    11. 眃(hun4)
    12. 焝(hun4)
同部首
    1. 掅
    2. 扮
    3. 抳
    4. 拾
    5. 㨺
    6. 揯
    7. 摅
    8. 㩰
    9. 㨬
    10. 挠
    11. 挒
    12. 挿
同筆畫
    1. 烺
    2. 控
    3. 偽
    4. 眼
    5. 㢊
    6. 䍉
    7. 𠅢
    8. 盕
    9. 婨
    10. 㟟
    11. 揵
    12. 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