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òu

ㄕㄡˋ

部首 手

部外 8

總筆畫 11

䛵 受 𥠢 𥡑 𥡾 𥢓 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388

左右结构

12134434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epc

qbbe

dpwx

52047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部首 手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6388筆順 12134434554

常 通 標

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授

shòu ㄕㄡˋ

  1. 給,與:~予。~權。~命。~獎。~旗。~銜。~意。
  2. 教,傳給:~業。

英語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德語 beibringen, lehren ,bieten, geben ,einleiten, einweisen ,verleihen

法語 enseigner,apprendre,décerner,conférer

© 漢典

授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授 shòu

〈動〉

(1) (會意。從手,從受,受聲。本義:給予;交給)

(2) 同本[award;confer;give]

授,予也。——《說文》。按,“授”應是後起字。

則從而授之。——《周禮·鄰長》

獻俘授馘。——《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注:“數也。”

今日必授。——《國語·魯語》。注:“與也。”

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資治通鑑》

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爲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給戰士);授官廳(官府;衙門);授玉(給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給新婦);授賞(獎賞);授簡(給予簡札);授以全權;授位(授予職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還,奉還 [return]

子犯授公子載璧。——《國語·晉語四》。注:“授,還也。”

(5) 任命 [appoint]

如今且說賈雨村授了 應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紅樓夢》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長);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傳授 [instruct;teach]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唐· 韓愈《師說》

天下無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馬伶傳》

(8) 又如:授經(講授經書);授堂(講授學業的堂室)

(9) 娶(媳婦),尤指舊時爲子娶婦 [take]。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accept]

凡授嬪婦功,及秋獻功。——《周禮·天官·典婦功》

再拜授幣。——《周禮·秋官·司儀》

惠公沒, 文公授之。——《韓非子·難二》

常用詞組


授粉授獎授精授課授命授權授時授室授首授受授受不親授勳授業授藝授意授與授予授職惟賢
© 漢典

授 國語辭典

授ㄕㄡˋshòu
動
  1. 給與、交與。如:「授權」、「授旗」。《說文解字·手部》:「授,予也。」《禮記·曲禮上》:「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親授。」

  2. 以學術相傳習。如:「講授」、「函授」、「傳授」。《三國志·卷四三·蜀書·王平傳》:「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

  3. 任命。《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 漢典
【卯集中】【手】 授·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授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授·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𠀤受上聲。【說文】予也。【廣韻】付也。

又【集韻】承呪切,音壽。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註】總集諸生,大講授也。

又姓。漢有授異眾。 【集韻】或作𥢓。唐武后改作𥠢。武后造授字,以𥠢爲正,𥡾、𥢓、𥡑𠀤譌。

© 漢典
【卷十二】【手】

授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予也。从手从受,受亦聲。殖酉切

『說文解字注』

(授)予也。予者、推予也。象相予之形。从手受。手付之、令其受也。故从手受。受亦聲。殖酉切。三部。

© 漢典

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ou˥˧ 唐代读音 zhiòu日语读音 SAZUKERU SAZUKARU韩语罗马 SWU现代韩语 수越南语 thụ

客家话 [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腔] shiu6 shiu3 [东莞腔] siu3 [台湾四县腔] su5 s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4 [陆丰腔] shiu6粤语 sau6

近代音 審母 尤侯韻 去聲 受小空;中古音 禪母 宥韻 去聲 授小韻 承呪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蕭部 ;王力系统:禪母 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授」 說文‧手部「授」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䛵
受
𥠢
𥡑
𥡾
𥢓
𥣍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㥅(shou4)
    2. 膄(shou4)
    3. 受(shou4)
    4. 綬(shou4)
    5. 夀(shou4)
    6. 涭(shou4)
    7. 嘼(shou4)
    8. 寿(shou4)
    9. 㖟(shou4)
    10. 䛵(shou4)
    11. 獸(shou4)
    12. 壽(shou4)
同部首
    1. 拾
    2. 㨡
    3. 㨘
    4. 揄
    5. 㨓
    6. 㧻
    7. 拕
    8. 摧
    9. 揵
    10. 搈
    11. 攒
    12. 拈
同筆畫
    1. 羝
    2. 䣰
    3. 掸
    4. 扈
    5. 羟
    6. 逰
    7. 维
    8. 訥
    9. 渁
    10. 䚼
    11. 䘬
    12. 逸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