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óu

pōu

fū

ㄆㄡˊ

ㄆㄡ

ㄈㄨ

部首 手

部外 7

總筆畫 10

㩠 抙 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34A

左右結構

12134435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ebg

qbnd

dpya

52047

拼音 póu pōu fū

注音 ㄆㄡˊ ㄆㄡ ㄈㄨ

部首 手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634A筆順 1213443521

捊 基本解釋

● 捊

póu ㄆㄡˊ


  1. 引取;聚集。《説文•手部》:「捊,引取也。」《李陵變文》:「何得蚊蚋拒於長風,螻蟻捊於大樹。」

● 捊

pōu ㄆㄡ


  1. 以手捧物。《集韻•矦韻》:「捊,掬也。」

● 捊

fū ㄈㄨ


  1. 擊。《集韻•虞韻》:「捊,擊也。」
【漢典】

捊 國語辭典

捊ㄆㄡˊpóu
動
  1. 引聚、聚集。《詩經·大雅·綿》「捄之陾陾,度之薨薨」句下漢·鄭玄·箋:「捄,捊也。」唐·孔穎達·正義:「《說文》云:『捊,引取也。』故以捄為捊,言捊取壤土。」

【漢典】
【卯集中】【手】 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捊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捊·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古文〕㩠【唐韻】步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𠀤音裒。【說文】引取也。【禮·禮運】人情以爲田。【註】田,人所捊治也。【疏】謂以手捊聚,卽耕種耘鋤也。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與掊同。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

又方鳩切,讀若可否之否平聲。義𠀤同。

又芳無切,音敷。擊也。

又【集韻】【韻會】𠀤普溝切,剖平聲。掬也。禮運註,又音。 【說文】捊,或从包作抱。【集韻】或作抔。互詳抔抱二字註。

【漢典】
【卷十二】【手】

捊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引取也。从手孚聲。抱,捊或从包。步侯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薄報切。又,以爲褱袌字,非是。

《說文解字注》

(捊)引埾也。埾,各本作取,今正。詩釋文作埾,今本譌爲取土二字,非也。埾義同聚。引埾者,引使聚也。玉篇正作引聚也。大雅:捄之陑陑。傳曰:捄,虆也。陑陑,眔也。箋云:捄,捊也。度,𢪩也。築牆者捊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諸版中,此引聚之正義,箋與傳互相足。賓筵之仇,鄭讀爲𣂏。此捄,鄭釋爲捊。皆於其音之相近得其義也。常棣:原隰裒矣。傳云:裒,聚也。此重聚不重引,故不言引但言聚也。裒者,捊之俗。易:君子以裒多益寡。鄭、荀、董、蜀才作捊,云取也。此重引,故但言取也。从手孚聲。步侯切。三部。詩曰:原隰捊矣。六字小徐本有,玉篇引亦有。


(抱)捊或从包。古音孚聲包聲同在三部。後人用抱爲褱袌字,葢古今字之不同如此。

【漢典】

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ou˧˥; pʰou˥; fu˥ 日语读音 KAKIATSUMERU

客家话 [梅县腔] piau1 [台湾四县腔] feu2 pieu2 [客英字典] feu2 piau2 [海陆腔] feu2 piau2潮州话 pau5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肴韻 平聲 庖小韻 薄交切 二等 開口;並母 侯韻 平聲 裒小韻 薄侯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蕭部 ;王力系统:並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捊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捊」 說文‧手部「抱」 睡.日甲45背「捊」
「抱」 說文或體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㩠
抙
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抙(pou2)
    2. 垺(pou2)
    3. 箁(pou2)
    4. 䎧(pou2)
    5. 掊(pou2)
    6. 㼜(pou2)
    7. 㧵(pou2)
    8. 裒(pou2)
    9. 抔(pou2)
    10. 䯽(pou2)
    11. 抙(pou1)
    12. 娝(pou1)
    13. 剖(pou1)
    14. 鳺(fu1)
    15. 璷(fu1)
    16. 荂(fu1)
    17. 鈇(fu1)
    18. 膚(fu1)
    19. 麬(fu1)
    20. 荴(fu1)
    21. 糐(fu1)
    22. 抙(fu1)
    23. 稃(fu1)
    24. 琈(fu1)
    25. 怤(fu1)
同部首
    1. 扌
    2. 擶
    3. 掽
    4. 搕
    5. 擌
    6. 㨙
    7. 搪
    8. 摋
    9. 㧆
    10. 㧇
    11. 攦
    12. 㨞
同筆畫
    1. 袮
    2. 峪
    3. 陸
    4. 爹
    5. 脈
    6. 玼
    7. 唔
    8. 峻
    9. 貣
    10. 𠅝
    11. 垻
    12. 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