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ǔ

ㄨˇ

部首 手

部外 7

總筆畫 10

握 摀 渥 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342

左右結構

121125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gkg

qmmr

dbxj

51061

拼音 wǔ

注音 ㄨˇ

部首 手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6342筆順 1211251251

次 通 標

捂 基本解釋

● 捂

wǔ ㄨˇ


  1. 嚴密地遮蓋住或封閉起來:~住。~蓋子(亦喻掩蓋矛盾)。
  2. 同「迕」,逆,對面。

英語 resist

德語 erwehren, widerstehen (V)​,zudecken, zuhalten (V)

法語 boucher,couvrir

【漢典】

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捂

摀 wǔ

〈動〉

(1) (形聲。从手,吾聲。本義:用手捫住)

(2) 同本義 [cover]。

如:把什麼事都捂着;捂眼兒;捂鼻子

(3) 抵觸 [conflict]

人心不同,聞見異辭,班氏所謂疏略抵捂者,依違不悉辯也。——《史記集解》

(4) 撐持;斜拄 [support]

到得這家計壞了,更支捂不住。——《朱子語類》

(5) 沒入;陷入 [sink]

他用手把蒿草下邊的沙刨開,果真找見了溼沙子。他把嘴捂在沙子裏吸呀吸呀,什麼水分也吸不出。——杜鵬程《保衛延安》

詞性變化


◎ 捂 wǔ

〈形〉

同「迕」。逆;對面 [contrary]

若無器,則捂受之。——《儀禮·既夕禮》。賈公彥疏:「捂即逆也,對面相逢受也。」

常用詞組


捂蓋子捂住
【漢典】

捂 國語辭典

捂ㄨˇwǔ
動
  1. 逆,對面。《儀禮·既夕禮》:「若無器,則捂受之。」唐·賈公彥·疏:「捂即逆也,對面相逢受也。」

  2. 牴觸。明·張自烈《正字通·手部》:「捂,相抵觸也。」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又況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其迭相訾毀抵捂不合者,可勝言耶。」

  3. 遮掩、遮擋。如:「縱有千隻手,難捂萬人口。」

【漢典】
【卯集中】【手】 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捂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捂·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五故切,音誤。斜相抵觸也。

又逆也。【儀禮·旣夕】若無器則捂受之。【疏】對面相逆受也。

又斜拄也。【通雅】枝梧,猶支拄抵捂也。史記項籍紀云:莫敢枝梧。註云:小柱爲枝,邪柱爲梧,當作捂。

又漢書司馬遷傳贊云:或有柢梧。註云:柢,觸也。梧,相支拄不安也。亦抵捂譌作柢梧。互詳梧字註。 【集韻】或作𢫸。

【漢典】
【卷十四】【午】

↳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捂”字頭,请參考“啎”字:)
【卷十四】【午】
《說文解字》

逆也。从午吾聲。五故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啎)屰也。屰,各本作逆,今正。逆,迎也。屰,不順也。今則逆行而屰廢矣。相迎者必相屰,古亦通用逆爲屰。攷儀禮之梧受,爾雅、釋名之梧丘,太史公書之魁梧、枝梧,漢書之抵梧,皆是啎之譌字。啎,屰也,迎也,遻也。不識啎字,乃多妄改。管子七臣七主篇:事無常而法令申,不𠵦,則失國勢。戰國策有樓𠵦。吕覽明理篇:亂世之民長短頡𠵦百疾。高注:𠵦,迎也。字皆左吾右午,啎之或體也。姚宏云:字書無之。過矣。从午吾聲。五故切。五部。

【漢典】

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日语读音 HURERU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오

客家话 [海陆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em1 ng2 ngu2 [宝安腔] ngu3 [梅县腔] ngu5 [台湾四县腔] ngu5 [客英字典] ngu5粤语 wu2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暮韻 去聲 誤小韻 五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模部 ;王力系统:疑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啎」。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啎」 說文‧午部       「啎」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握
摀
渥
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武(wu3)
    2. 㐅(wu3)
    3. 㬳(wu3)
    4. 膴(wu3)
    5. 憮(wu3)
    6. 庑(wu3)
    7. 珷(wu3)
    8. 仵(wu3)
    9. 鹉(wu3)
    10. 乄(wu3)
    11. 忤(wu3)
    12. 㵲(wu3)
同部首
    1. 撛
    2. 掟
    3. 掊
    4. 㨆
    5. 拰
    6. 捄
    7. 扠
    8. 㩶
    9. 抅
    10. 挫
    11. 揀
    12. 扪
同筆畫
    1. 䂤
    2. 㳫
    3. 桔
    4. 悛
    5. 斚
    6. 罡
    7. 㤸
    8. 柡
    9. 䉼
    10. 恚
    11. 粐
    12. 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