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á

ráo

ㄋㄚˊ

ㄖㄠˊ

部首 手

部外 5

總筆畫 9

訤 𢮝 拿 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CF

上下結構

5315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vcrj

veq

zmxm

47502

拼音 ná ráo

注音 ㄋㄚˊ ㄖㄠˊ

部首 手 部外 5總筆劃 9

基本區 62CF筆順 531543112

拏 基本解釋

● 拏

ná ㄋㄚˊ


  1. 同「拿」。
  2. 牽引。

英語 take; bring; grasp, hold; arrest

德語 ergreifen, einnehmen

法語 appréhender,prendre

【漢典】

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拏 ná

動

(1) 持拿;執取。後作「拿」 [take]

拏,持也。從手,奴聲。——《說文》

拏,捽也。——《蒼頡篇》

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李賀《致酒行》

有合僉押的文書,拏來我僉押。——孟漢卿《魔合羅》

(2) 又如:拏事(管事;掌權);拏空(凌空,抓向空中);拏手(作事有把握;擅長);拏雲(比喻志向遠大,本領高強);拏把(抓住)

(3) 搏鬥 [fight]

熊虎升而拏攫。——張衡《西京賦》。注:「相搏持也。」

(4) 又如:拏戰(搏鬥);拏攫(搏鬥);拏鬥(爭鬥)

(5) 同「拿」。捉拿;捕捉 [catch]

知縣把一干拏到的鄰舍當廳勘問。——《水滸傳》

(6) 又如:拏把(抓住);拏究(捉拿查究);拏訪(捉拿查訪);拏獲(捕獲,捉獲);拏人(猶捕役,捕快)

(7) 牽連;連結 [draw;connect]

禍拏未解,兵連不息。——《後漢書·馮衍傳》

(8) 又如:拏兵(引兵);拏雲攫石(古樹參天,根盤石隙的雄姿)

【漢典】

拏 國語辭典

拏ㄋㄚˊná
動
  1. 執持。《說文解字·手部》:「拏,持也。」《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拏起一條柱杖,看著尹宗落夾背便打。」

  2. 拘捕。《太平廣記·卷三○三·鄭仁鈞》:「且拏我入城,投楊氏姐。」通「拿」。

【漢典】
【卯集中】【手】 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拏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正韻】女加切【韻會】奴加切,𠀤音呶。【說文】牽引也。【增韻】攫也。【史記·霍去病傳】漢匈奴相紛拏。【註】相牽也。【漢書註】亂相持搏也。一作挐。

又拘捕罪人曰拏。俗作拿。

又【揚子·方言】拏,揚州會稽之語也。或謂之惹。

又【正韻】女居切,音袽。【前漢·嚴安傳】禍拏而不解。【註】拏,相連引也,女居反。

又揉也。【楚辭·招魂】稻粢穱麥,拏黃粱些。 【韻會】拏屬舌音,泥字母。舊韻女加切,乃屬齒音,蓋由吳音所呼,女字入泥母故也。今依七音更定奴加切。◎按《說文》拏挐音同義別。韻會拏入麻韻,挐入魚韻。六書故,集韻,正韻,讀書通皆合爲一。考之經史傳註,兩字通用,𠀤有二音,義亦相通,从合可也。互詳挐字註。

【漢典】
【卷十二】【手】

拏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牽引也。从手奴聲。女加切

《說文解字注》

(拏)持也。从手。奴聲。各本篆作挐。解作如聲。此與前文訓牽引之挐互譌也。今正。煩挐、紛挐字當从如。女居切。拏攫字當从奴。女加切。古音同在五部而形異。猶糸部有絮䋈二篆也。一曰誣也。方言曰。㘓哰、謰謱、拏也。郭注。言譇拏也。女加反。又曰。拏、楊州會稽之語也。或謂之惹。或謂之䛳。許言部曰。譇拏、羞窮也。方言及言部字皆从奴。亦可證篆體作挐之繆。

【漢典】

拏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ɑ˧˥ 日语读音 HIKU韩语罗马 NA现代韩语 나 라

客家话 [梅县腔] na1 [台湾四县腔] na1 [客英字典] na1 [海陆腔] na1 [宝安腔] la1粤语 naa4

近代音 泥母 家麻韻 平聲陽 拏小空;中古音 孃母 麻韻 平聲 拏小韻 女加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模部 ;王力系统:泥母 魚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拏」 叉鼎商代晚期集成1477「拏」 說文‧手部「拏」
「拏」 叉鼎商代晚期集成1478
「拏」 叉器商代晚期集成10505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訤
𢮝
拿
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鎿(na2)
    2. 㧱(na2)
    3. 镎(na2)
    4. 搻(na2)
    5. 拿(na2)
    6. 蒘(na2)
    7. 䏧(na2)
    8. 䫱(na2)
    9. 誽(na2)
    10. 嗱(na2)
    11. 䛔(na2)
    12. 秅(na2)
同部首
    1. 㨻
    2. 拿
    3. 拜
    4. 揧
    5. 撀
    6. 掣
    7. 搿
    8. 擘
    9. 掱
    10. 拲
    11. 㧝
    12. 擪
同筆畫
    1. 𠖊
    2. 㢷
    3. 诱
    4. 垜
    5. 茛
    6. 㰦
    7. 㚛
    8. 乽
    9. 兗
    10. 耐
    11. 荢
    12. 勀
初中古詩詞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